11月9日,肃宁县梁村镇路庄村民自发来到新修翻建的公路边,敲锣打鼓庆祝新路通车。该路宽8米,长3.7公里,总投资1000多万元。这是肃宁县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4年以来,肃宁县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切入点,高标准建设公路、高效能管护公路,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让农村与城市以公路相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年来,该县累计投资5.7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7座,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50公里,覆盖9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干支相连、乡镇互通、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轮网状”农村路网格局。 泥水路变身水泥路 民心工程赢民心 说起农村公路的发展变化,肃宁县河北乡东堑村干了28年投递员的邓成民说:“以前骑自行车送报送信,各村都是土路,一下雨就得推着车子,积水深时,先扛过车子,再扛邮袋蹚水过去……现在多好啊,开着电动三轮车,都是柏油路、水泥路,畅通无阻,心情格外痛快。” 前几年,该县城区泽城路作为两条省道连通的必经之路,穿城而过,大货车川流不息,交通事故频发,给沿路群众带来很大困扰。2017年县里多方筹资3.6亿元,修建14.735公里的绕城公路。施工中,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冒严寒、战酷暑,加班加点,挂图作战,科学施工,精益求精,确保质量。今年6月7日,该路通车仪式上剪彩的嘉宾不是县市领导,而是施工人员、当地居民和征迁户代表。一位老大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俺这辈子第一次剪彩,以前真是不敢想,这才是我们老百姓想要的民心工程。” 公路管理千秋业 路通人和百业兴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是公路建养的经验总结,农村公路更是如此。为避免出现“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后成水沟”的现象,肃宁县先后出台了《肃宁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肃宁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肃宁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县财政拿出充足资金作为日常养护专项经费,实现“建养并重、协调发展”。以创新养护管理机制为目标,以开展示范路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乡村级道路养护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该县农村公路养护日益标准化、规范化。便捷的农村公路给村民出行提供了保障,当地群众自发的保护意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好一条路,引领一带富。肃宁县南部的师素镇、万里镇、河北乡、窝北镇以蔬菜果品、针纺服装、鱼竿渔具、图书发行为主导产业,原来6米宽的柳大路,年久失修,再加上侵街占道,交通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7年投资4290万元的柳大路拓宽改造工程,克服重重困难,当年完成并通车,为当地物流及电商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行驶在9米宽的新路面,万里镇官厅村小喜蝶制衣公司总经理王健康乐得合不拢嘴,“产销两旺,发货通畅,咱农民办企业只能用多纳税来回报政府啊。”如今,当地所产的文化衫和保暖内衣占据全国市场的70%和40%,万里贡梨远销各地供不应求,柳大路两侧的3个镇被阿里巴巴研究院授予“淘宝镇”称号,15个村获评“淘宝村”,3000多家电商助力数万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淘宝的物流车在乡村公路川流不息。 科学运营显优势 人民群众受益多 肃宁县位于雄安新区正南5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第一批投放60多部新能源公交车,开通了5条公交线路,并率先办理并入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系统,在京津冀范围内享受公交、地铁一卡通服务,方便百姓出行。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利用发达的农村交通公路网络,把各村的垃圾集中运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往日路边垃圾场的情景成为历史,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落实“田路分家”、改善公路两侧环境,县里出台“一路、两沟、四行树”标准养护模式,同时鼓励发展苗木种植行业,在公路两侧大面积种植景观树种。目前,已有60多家苗木园区在公路两侧从事苗木产业经营,各种景观林木、苗圃面积达6万多亩,放眼望去,景色万千,美不胜收。 如今,肃宁已形成长途客运、短途公交、出租便捷及私家车自驾出行,各类物流畅通的公路交通格局。驾车行驶在肃宁的公路上,路面整洁,宽阔平坦,两侧绿树成行,远处林带丛生,农田齐整,民居厂房错落有致,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呈现在眼前。 |
|
来自: sdzcwangbo > 《四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