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治帝把多尔衮掘墓鞭尸,他又是如何处理多尔衮唯一的孩子呢?

 风行水上2011 2021-04-23

多尔衮唯一的女儿名为爱新觉罗·东莪,在父亲被顺治帝掘墓鞭尸后,东莪最终的结局也成了一个谜团。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外出狩猎,结果在狩猎过程中不慎坠马跌伤,在当年十二月,因伤重病逝在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多尔衮的意外身亡,让顺治帝震惊无比,亲自带领王公大臣,身着缟服,前往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的遗体,同时,顺治帝下诏,按照帝制标准,为多尔衮举行丧礼。

如果多尔衮没有意外身亡,可能清朝就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并且,从多尔衮猝死之前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他并不满足仅仅当一个摄政王,更进一步这种想法,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但这一切都随着他的意外身亡戛然而止。

虽然在死后,他被追封为义皇帝,庙号清成宗,让一生未曾坐上皇位的多尔衮,与帝王无异,但不久之后,随着顺治帝态度的突然转变,多尔衮一夜之间又成了罪不可赦之人。

在顺治帝的授意以及大臣们接连不断的弹劾下,最终多尔衮被定下十四条大罪,同时,顺治帝下诏,将多尔衮的所有封典全部夺回,紧接着,更做出了毁墓掘尸的举动,一时间,曾经为清朝建立有着莫大功劳的多尔衮,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一时之间,所有与多尔衮有关的,都成为了顺治帝发泄怒火的对象,按照这种趋势,多尔衮的后人肯定会难逃劫难,而在当时,多尔衮确实有个女儿在世,除此之外,他还有个养子同样也活着,盛怒之下的顺治帝,却对这两人,并未有太多责难。

曾经活着的多尔衮,已经无限接近于皇位。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其生母为比努尔哈赤小三十一岁的阿巴亥,在多尔衮出生四年后,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并以“七大恨”昭示天下,开始发动对明朝的进攻。

由于富察的病逝,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被升为大福晋,如此一来,多尔衮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但在努尔哈赤病逝后,其母阿巴亥被皇太极等人逼着殉葬,15岁的多尔衮,不得不用百倍的努力来换取生存空间。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多尔衮第一次随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此战中,多尔衮以其过人的勇猛,大破敌军,战后,为表彰多尔衮,皇太极赐他“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的美号。

自此,多尔衮开启了连年征战的生涯,从公元1629年起,多尔衮先后参与了多场对明朝的重要战役,击败袁崇焕,招降祖大寿等等,为清朝入关,建立了赫赫战功。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论功行赏之下,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列六王第三,并在多尔衮的建议下,将范文程、鲍承先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一时间,大清呈现蒸蒸日上的迹象。

如果不是皇太极猝死,这一派君明臣贤的景象,将会延续到清军入主中原,但在公元1643年,由于皇太极猝死在盛京的清宁宫,加之他生前没有明确继承人,让整个局面变得复杂起来。

此时的多尔衮,经过多年统辖六部,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同时,他为清朝立下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再加上背后的两白旗,以及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成为了继承帝位的热门人选。

不过,一部分不支持多尔衮的势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几个旗,认为豪格是顺位继承人,因此大力拥立豪格继承帝位。

为何多尔衮会成为皇位竞争者之一,而不是按照地站直继承制让豪格上位呢?是因为当时清军尚未入关,还没有受到汉人的这种立储规则影响,虽然他们支持立长子,但也不排除立兄弟这种方式,因此,战功累累的多尔衮,就没有被排斥在储君人选之外。

至于当时的爱新觉罗福临,还远远排不上队。

在权衡利弊之后,朝中的重臣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支持豪格,理由是他是皇太极长子,并且也有不少功劳,于情于理都应该让他继承帝位,这一派的势力,多达六旗。

而支持多尔衮的,在当时只有两旗,也就是说,他面临的局面是,只有八分之二的胜算,按理说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结果,但有一个难题,让其他六旗迟迟不敢下决定。

这个原因就是如果豪格登基,那依照多尔衮的行事风格,他必定不服,起兵作乱那是分分钟的事。

在八旗旗主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双方对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此几乎是兵戎相见,但所有人都保持了最后的清醒,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大清刚刚崛起,如果同室操戈,那这个新生的政权,马上就会四分五裂,一切努力,也会付之东流。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表示可以再立一个皇子为新君,而多尔衮趁机抓住两黄旗“拥立皇太极之子”的漏洞,当即提出,拥戴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

当然,多尔衮选择福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皇太极驾崩时,皇太极的妃子孝庄就抢在第一时间找上了多尔衮,提出让福临继位,可以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的条件,在权衡利弊,以及孝庄付出一定代价后,多尔衮最终答应了这个条件。

孝庄付出的代价,在各种版本中传说几多,大部分是孝庄和多尔衮进行了权色交易,这就有了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说法,不过这些传说,其中漏洞颇多,还有待考证。

同时,选择福临,也是多尔衮的无奈之举,在史料中记载,多尔衮只有一个女儿,并无男丁,如果当时他有儿子的话,这皇位之争,必定会是另一番场景。

对于多尔衮为何只有一个女儿却男丁的原因,也是众说纷坛,比较可信的一种是,在当年的松锦会战 中,多尔衮曾经受伤,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因此,即便是他夺了皇位,日后继承人也是一大问题,冒着生死得来的皇位,最后还是要拱手让人,还不如当个摄政王,荣华富贵过一生。

总之,福临在多尔衮的支持下,成为了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一皇帝,史称清世祖。

顺治帝登基后,多尔衮成为了真正的摄政王,权力也更近了一步,由于顺治年幼,朝中大事,均由多尔衮决断,期间,曾有数人向多尔衮进言,请他自立为帝,但多尔衮则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当年四月,在多尔衮的派遣下,清军协同吴三桂,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自此,正式入关,同年的九月,在多尔衮的陪同下,顺治帝以及孝庄太后等一干人等,迁都北京。

入关后,多尔衮的称谓,从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这标志着多尔衮的地位再次提升,同时,顺治帝下令为多尔衮建碑纪功,以便让他“永垂功名于万世”,而在多尔衮的待遇上,更是凌驾于其他诸王以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尔衮多个特殊待遇表明,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控者。

比如在他围猎、出师时,所有王公大臣都要聚在一处,等待他传旨,如果他走,还要“列班跪送”,这已经是堪比帝王的待遇。

不仅如此,每逢元旦等重大节日,大臣们在向顺治帝朝贺之后,还要去朝贺多尔衮,同时在上朝时,其他大臣需要在午门外就下轿步行,但多尔衮却可以在午门内,随意下轿。

而这只是众多礼仪中的一部分,在朝堂上,多尔衮更是掌控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顺治二年,有官员上疏弹劾原明朝太子太保冯铨,指责他为阉党余孽,但由于冯铨在降清后表现突出,加之多尔衮出于对整个朝局稳定的考虑,并未对冯铨有任何责罚,反而公开斥责了弹劾之人,这个清朝初期著名的南北党争事件,在顺治帝无法插手下,被多尔衮直接定案。

到了顺治三年,权力日益增大的多尔衮,以每次调兵遣将就必须去皇宫奏请皇帝信符非常麻烦为由,将皇帝玺印直接搬到了自己的府中,更在次年,连向顺治帝行礼都免除了。

尤其在他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更让多尔衮与皇帝无异,在他的府门前,整日里络绎不绝的都是前来请示的大臣,而多尔衮也开始直接称诏下旨,官员的任命罢免等事,全出自他一人之口。

更夸张的是,当时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每日里必做的事情,就是要到多尔衮的府前,静候待命。

这一切,都被被顺治帝看在眼中,但即便是再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他能坐上皇位,是靠着多尔衮才得来的。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恐怕顺治这个傀儡皇帝,在某一天就有可能被多尔衮推下去,事实上,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多尔衮已经成为当时清朝的话事人,有朝一日,他当摄政王当腻了,还真会将顺治取而代之。

不过这一切,在顺治七年全部转变。

顺治七年,因多尔衮要追尊其生母阿巴亥,因此回到盛京,祭奠完毕后,在当年十一月,多尔衮前往古北口外狩猎,但在狩猎的过程中,由于马儿受惊,导致多尔衮从马上跌落,造成重伤。

虽经过了紧急救治,但多尔衮还是在当年十二月,因伤重病逝在古北口外的喀喇城,享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的突然病逝,让顺治帝震惊不已,也让整个大清震惊不已,谁会想到权倾朝野、正值壮年的他,会走得如此突然?

不过这已经是事实,随之而来的,就是处理多尔衮的身后事。

考虑到当时的局面,以及多尔衮的功劳和地位,顺治帝决定亲自带着王公大臣,身着身着缟服迎接多尔衮的遗体,并在之后,追尊多尔衮为“义皇帝”,而葬礼的规制,一切按照帝级标准举行。

就这样,多尔衮风风光光地被下葬,但这个风光,也就维持了两个多月。

大臣们对多尔衮的翻案,先是从弹劾他的兄弟阿济格开始,上疏揭举阿济格有谋逆大罪,随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等人临阵倒戈,纷纷开始弹劾多尔衮生前所犯之罪。

最终,经顺治帝首肯,给多尔衮定下大罪十四条,紧接着,下令将多尔衮的陵墓夷为平地,并开棺拖出多尔衮的尸体,砍下其头颅,鞭尸泄愤。

此时,距离多尔衮病逝,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

顺治帝对于多尔衮,感情上是十分复杂的,虽说他的皇位得益于多尔衮,但多尔衮对他们母子二人所做的一切,也让顺治怒火滔天,当然,毁墓鞭尸的背后,也不仅仅是顺治帝的个人好恶,更多的是为了当时朝局考虑,同时也能泄愤,顺治帝才有此一举。

在料理多尔衮的同时,他的孩子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顺治帝并没有殃及池鱼,对多尔衮的女儿和养子,还是网开了一面。

多尔衮的亲生女儿,名为爱新觉罗·东莪,不过这个孩子的生母,传说为是朝鲜的公主。

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多尔衮受皇太极之命,带兵攻打江华岛,此战多尔衮大胜,并俘虏了朝鲜昭显世子李𣳫夫妇。

战后,多尔衮要从朝鲜带走一名女子纳为妃,因此朝鲜金林郡公李开音(又称为李恺胤)就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多尔衮,而这个来自朝鲜的公主,就是爱新觉罗东莪的生母。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在正史中记载,多为坊间流传。

但东莪确实在正史中记录为多尔衮唯一的女儿,而在父亲死后获罪,所有荣誉被撸干净后,东莪也迎来了人生的巨变。

多尔衮活着的时候,东莪是权倾天下的摄政王之女,但多尔衮病逝,还被皇帝治罪,她的处境就十分尴尬了。

自古常有罪臣的女眷家属被官卖或者流放,被钉上耻辱柱的多尔衮,如果按照惯例,他的家属自然也会结局凄惨,但顺治帝可能是因为各种因素,最终并没有为难东莪。

只简简单单地下了一道旨意,将东莪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

信郡王多尼是多尔衮的兄弟多铎的儿子,因此,从辈分上来讲,东莪是多尼的妹妹,顺治帝把东莪交给多尼,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最起码两人是兄妹,不至于让东莪流落民间。

但自此之后,关于东莪的记录再也没有,仿佛这个人消失了一样,关于她的下落,有多个不同版本,但根据史料记载,她极有可能在顺治年间,成为了前往蒙古和亲的公主。

还有一种更为离谱的说法,说顺治帝非常宠爱的董鄂妃,正是东莪,不过这也是民间流传的无稽之谈之一而已,东莪的真正下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多尔衮的养子爱新觉罗·多尔博,其在多尔衮被治罪后,倒是得到了善终。

多尔博是多铎的第五个儿子,他成为多尔衮养子的时间,是在多尔衮刚刚病逝时,顺治七年,多尔衮因医治无效病逝,因其无子,顺治皇帝下令让多尔博过继为多尔衮的养子,也就是说,多尔博对多尔衮的称呼,从伯父变成了父亲。

而在顺治八年,顺治帝开始对多尔衮清算,将其所有封号追回后,多尔博也被下令重归本宗,依然为为多铎子嗣。

虽然重回本宗,但多尔博并未被打压,在顺治十四年,他还受封多罗贝勒,并一直活到了康熙十一年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岁。

而到了乾隆时期,乾隆以多尔衮被诬陷,并开国有功为由,不仅恢复了多尔衮的名誉,追封他为睿亲王,并为他重新修建陵墓,还下诏多尔博仍为多尔衮后嗣,让多尔博的子孙淳颖仍袭睿亲王。

小结:

清朝之所以能顺利入关,多尔衮有莫大的功劳,可以说,清朝的江山,有一部分都是多尔衮打出来的,这也是他能够在皇太极死后,有资格争夺皇位的原因之一,但推举福临上位,也让多尔衮成为了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摄政王,同时也为顺治帝清算他埋下了祸根,在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为了泄愤,对其毁墓戳尸的同时,却放过了多尔衮的女儿和养子,如此做法,不知当时的顺治帝,是出于怜悯还是心中有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