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花清瘟之父”:靠5条虫子发家每月盈利1.5亿,出诊却仅收8元!

 柳家李红 2021-04-23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医人》

吴以岭,1949年出生于河北中医世家,父亲是家乡有名的医生。他从小在父亲耳濡目染下,5岁就能识百草,认识各种药方,11岁的时候他便效仿自己的父亲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穿梭在山间小路中,各处走访看病。

直到13岁的时候,吴以岭便熟识药物的功效习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从小就立志济世救人的他却在高中时期遇到了特殊的年代。

由于当时学校一直处于停课状态,吴以岭只能选择辍学回家,但他并未放弃自己天生想要治病救人的仁爱之心。在停课的那段时期,他在家中苦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各式各样的中医书籍,为以后行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吴以岭坚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看到希望的光芒。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那段艰难的特殊时期终于过去了。在1977年中国再次恢复了高考制度,此时的吴以岭也终于如愿所偿,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之后,他仅仅只花费了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学5年的课程,为了更完善的学习中医知识。他又考取了南京中医院心血管与糖尿病专业的硕士。在他读研期间,经常在鲁迅的书籍中能够看到这位文人墨客对中医的嘲讽和贬低。

虽然这些书中赤裸裸的嘲讽言辞让满怀雄心壮志的吴以岭感到些许挫败,但却并未击溃他发扬中医的坚定决心,反而让他加倍钻研中医学理论,为中国中医事业发光发热。

1982年,吴以岭在研究生毕业后,并未贪恋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而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当起来一位普通的医生。虽然他当时已经在中医界中有很高造诣,但却十分谦虚,认为自己仍然欠缺许多实践知识。

直到他遇见一位有着二十多年的冠心病患者后,他尝试用各种的中医药方来治疗这位患者,却毫无效果。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比较落后,国内还没有特效药来挽救这位病人。但医者仁心,吴以岭始终不愿就此放弃患者的生命,为此他查阅了上百本中医古籍,将自己所开的每一处药房和病人的病情详细对比。

在得到病人的允许后,他开始研究新型药方,最终在经过他对原有处方的不断调整后,在药方中增加了全蝎、蜈蚣、土鳖虫、水蛭等几味虫子,随后为了达到药品的携带简易,他又搭配人参和檀香,制成胶囊,从此这种以虫子为配方的“通心络胶囊”正式问世。当然吴以岭的这次处方创新对心脑血管疾病十分有效,那位患者在服药后没多久病情就出现了明显改善。

此时的吴以岭看到这种药的强大的有效性后,便决心将这种药推展到全国,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救治。然而一穷二白的吴以岭并未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推广这种药物,这时一位商人提出帮助他推广这种药物,但却要求他要将“通心络胶囊”的商品权注册到国外。

这一条件彻底遭到了满怀爱国之情的吴以岭拒绝。即便最后没有任何人资助他,吴以岭也时刻坚守自己的爱国底线。

最终已经43岁的吴以岭决定辞职,自己创业。恰逢当时国家政府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凭借时势,吴以岭的中药产品因使用效果明显,口碑爆棚,迅速脱颖而出,一时间供不应求。

但此时的吴以岭并没有忘记自己行医救人的初心,在2003年,他又成功研制出“连花清瘟胶囊”来抗击非典。虽然当时由于板蓝根的横空出世,连花清瘟胶囊并未得到大量关注,但时过境迁,人们逐渐认识到连花清瘟胶囊对于肺部病毒的强大功效,而这两种药品的问世也彻底打开了外国对中医的认可大门。

当然,凭借这两种药品,吴以岭也一跃而成为有名富豪。但这位身价过亿的医生非但没有沉迷于金钱的诱惑,而是一心钻研中国医术,保持那颗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如今已经年过古稀的他没有就此安享晚年,仍然坚持每周二为病人出诊,而8元的出诊费却多年从未改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吴以岭这样的华夏儿女,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因为有像他们这样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的爱国青年,中国的未来才更加灿烂辉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