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读书日丨2021年教师不可错过的十本好书

 依然叶 2021-04-23

图片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百看不厌,常读常新;有没有一本书,伴你奋斗不息,智创未来……

“全民阅读”已连续 8 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进入新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更好的阅读。

值此“世界读书日”到来之,为您推荐助推教师发展的十本书(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

01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成尚荣 著

图片

陈文:中国当代不缺好老师,他们深谙自己的职业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做教师,表达的是忠诚与执着;一辈子学做教师,表达的不只是谦逊,更重要的是对专业的永远追求与深度修炼,让自己更专业、更智慧。

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说:“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竞走运动员,表达的是永不停歇、永远前行;跳高运动员表达的则是目标、意义不断提升的境界,让自己永远在研究、实验、改革的路上攀登。

对中学语文教材编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洪宗礼老师说:“我把工作当学问来做,我要站在讲台上,又要站在书架上。”这些名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自己变成了一本博大精深的书。

成尚荣老师的新著《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分六个篇章对“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作者在书中列举了现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名师、名家,讲述了他们在教育园地的辛勤耕耘和取得的重要成就。这些教师是好教师的标杆,对于正在教育领域耕耘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有诸多的启示。

在成尚荣看来,教育事业是道德事业。为人师表要求所有教师都应该是、首先是道德教师。因此,要求教师在认知层面明确道德的价值意义,对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深远性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在能力层面,能够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有机融入道德教育;在方法层面,能够以道德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在人格层面,教师都应该追求高尚,成为有道德的人。

中国好教师胸中都有澎湃的教育大爱。这种大爱首先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上。李吉林老师在担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时,她曾设想开篇第一课应是: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发自她灵魂深处的声音,是她永远的精神动力。

教育大爱还体现在对学生从心底里的喜欢和爱护。小学语文教育名家于永正老师常常这么介绍自己:“我会向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他的名片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大爱。

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是她的核心教育思想,也是她的人格特征。她郑重地说:“我是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为自己是小学教师而自豪。”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首先,课堂上要求教师全心全意,心无旁骛。生命的投入,既是一种精力的集中,更是精神的饱满与站立。其次,课堂上意味着生命的澎湃,为启智润心的纯洁与美丽,为学科教学的崇高使命与境界,为学生素养的培育与提升而激情燃烧。再次,课堂上学生成为课堂对话的参与者,在民主平等交流中获得知识与精神的双重丰富。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召唤。让我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努力成为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02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刘月霞 郭华 主编

图片

书友说:这是一本关于深度学习的学术阅读书,内容不晦涩,能帮助初学者理解相关概念,但又不失学术性。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为深度学习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应使知识情境化、联结学习与真实世界、将学习拓展至校外、有目的地纳入数字技术促进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理解、举例、分 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构建,由此创造出对新知的理解。

03

《高度参与的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美〕罗伯特·J.马扎诺

黛布拉·皮克林

塔米·赫夫尔鲍尔 著

图片

书友说:这本书框架很清晰。团队管理,首先是必要性建设,凝聚人心,达成共识;其次是可行性建设,资源与组织,目标与计划。教学管理亦如此,必须凝聚认识、达成共识,再实现概念理解与框架搭建,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是我的教学常态,作为一名新手教师,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我的问题,帮助我重塑了教学自信。

04

《写作是门手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军强 著

图片

书友说:写作是现代学生和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指南。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一是直面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难题,从普遍存在的忽视理性写作的现实出发来教写作;二是关注“缄默知识”,即如何把写作的知识行之有效地转化为熟练掌握的技能,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无论在校学习还是在工作岗位,这本书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来提高写作技能。比如如何安排一篇文章的结构,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些技能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05

《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

中信出版社

王悦微 著

图片

书友说:书名叫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我看到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大人。书中,王悦微老师从心理关怀、行为指导、情感启蒙、课堂内外、亲子关系等方面,用48个故事给我们带来最珍贵的童年和最耀眼的童心。王悦微老师真诚地写下自己的经验,也写下自己的困惑。阅读这本书,我不只收获了有趣的故事,更学会了放弃身上大人的权威,放低身段,仔细耐心地倾听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光明的,他们需要大人引领和倾听;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由的,他们需要父母尊重和成全。

06

《小学数学说课指导》

江西教育出版社

陈加仓 著

图片

书友说:这本书对小学数学说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我正在准备说课比赛,一直找不到方法,教研员推荐了这本书,读了受益匪浅。作者分享了多次参加评比型说课后获得的点滴经验,更提供了 48篇说课稿范例,内容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多个领域。 

07

《成为更好的老师》

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维审 著

图片

书友说: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说:“其实,成为更好的老师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一个人寻得了一份教师工作,只是教师职业的开始,要成为真正的教师,需要一辈子的努力和坚持”。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么普通?在书里我找到了答案,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就能成为更好的老师。你需要挣脱,需要奔跑,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一点点努力。要守住自己的一块净土,要用勇气抵抗庸碌。 

08

《在线教研实用指南》

广东教育出版社

胡小勇 冯智慧 主编

图片

书友说:这本书有效指引了我的线上教学。胡小勇老师认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技术适应期,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掌握了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和直播工具,度过了最初的技术焦虑期;教学有感期,教师从课堂教学能够“确认学生眼神”的所见所得,再到面对在线空镜头、师生两不触的教学失感,到终于找到远程互动的在线教学有感;融合提升期,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尝试、完善,在线上环境中逐步把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稳步提升在线教学的效果。

09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卫平 主编

图片

书友说: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这套书以思维型教学理论贯穿始终,将理论与实践对接,强调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书中还配有讲座和培训活动视频,为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将这些方法和案例应用到工作中,效果很赞!这套书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师的“工作手册”。 

10

《梁晓声谈作文想象力》

现代出版社

梁晓声 著

图片

书友说:“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在我们的想象力没有被后来的人生诸事无奈地磨损掉之前……充分地运用它,是人作为人的一件多么幸运又多么愉快的事啊!”这是一本给青少年的写作指导书,但对教师而言,了解学生以及自己的想象能力又何尝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呢。这本书能够通过培养自己想象习惯的方法来检测自己虚构能力的实际层级,进而平时更自觉地提高它。每个人的大脑明明都有此种宝贵之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认识它、提高它、运用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