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我的最爱洋芋 2021-04-23

振臂一呼而青史留名,陈胜短短五个月的辉煌,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实现了他“死即举大名耳”的愿望!

但是陈胜的为人,素来为后人所诟病,杀葛婴是他的大过,杀垄上老乡亦是大过。更让人瞧不起的,是处理最亲密的革命战友“假王”吴广的被杀事件。

对于只有五个月的张楚政权,吴广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当初的大泽乡起义,篝火狐鸣、策动群众、计杀两尉,都是出自吴广的手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吴广,也就没有《陈涉世家》里的陈胜。

陈胜对这位战友似乎也很够意思,有福同享,自己当真王,让吴广当“假王”,一国二主,这个时候的陈胜丝毫看不出做作。

陈胜让手下到处占领地盘,葛婴掠楚,武臣徇赵,邓宗徇九江,周市徇魏,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属于开空头支票,然后自己出去自给自足的,陈胜并没有给他们多少兵马,所以这些人有了地盘之后,大部分都自己独立了。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假王”吴广得到的命令是,监督诸将西击荥阳,他带领的是张楚政权的班底,拥有实实在在的兵马指挥权,这也足可以见陈胜对他的信任。

不过,吴广这个人虽有计谋,但是却缺乏军事才能,从陈胜称王不久就围住了荥阳,直到陈胜死之前都没能破城,被李斯的儿子三川守李由拖在城下。

因为吴广的西征没有成绩,所以陈胜不得不另寻计策,于是,以房君蔡赐为上柱国,成为朝内的政治二把手,陈胜与他商量后,决定另派陈人项燕故将周文西行,配将军印灭秦。

我们以常理夺之,周文大军的班底是比不上吴广的,所以周文一路西行也是自给自足,最初的兵力恐怕也不会太多,毕竟陈胜称王的时候只有数万兵马,而被围攻荥阳的吴广带走了大部分。

但是这位周文将军却不负众望,从颍川、新城一线,绕过荥阳、洛阳直趋函谷关而去,到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有“车千乘,卒数十万”,这已经远超过了当初陈胜的实力。

不久之后,周文将军攻破函谷关,至,在这里驻扎了下来,距离咸阳不过几十里路程。此时,关内已经没有可御敌之兵,周文将军灭秦似乎是毫无悬念的结局。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如果没有章邯,历史将会被改写,这位少府大人我们就不用过多介绍了。秦二世惊慌失措,顾不上修什么阿房宫了,赶忙让章邯带领骊山徒和人奴产子去阻敌,纯粹是死马当活马医。

可章邯给秦二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不但挡住了周文的攻击,而且大破之,迫使一路高歌的周文大军退出关内,驻扎在函谷关外的曹阳亭,准备卷土重来。

可两个多月以后,周文再次被打败,退到几十公里外的渑池县,十多天后,周文的数十万大军被彻底击溃,周文将军兵败自杀。

此时的吴广还在围荥阳,而周文的溃败,使得荥阳到渑池的二百多公里土地重新归秦,章邯很快就会东进到达荥阳。

周文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吴广军中,吴广手下的将军田臧、李归等人暗中商议,留少量的兵马继续围荥阳,派大军迎击章邯。但是,他们认为吴广骄纵,又不知兵,如果不杀掉他恐怕很难实现。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所以,他们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掉了吴广,并且将吴广的首级献给了陈胜。结果是,陈胜赐田臧楚令尹印,授上将军,命他代替吴广指挥荥阳大军。

这件事情使陈胜挨了不少骂,一开始我也不理解,认为陈胜是嫉贤妒能、忘恩负义,而田臧等人则是乱臣贼子。可仔细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先来考虑第一个问题,田臧等人杀掉吴广真的只是为了夺权吗?

答案是否定的,前面我们说过了,陈胜手下自立为王的人不在少数,而此时的田臧,既然杀掉了吴广,又何必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向陈胜汇报呢?

很多人可能会说,就算是想带兵迎击章邯,也没有必要杀掉吴广呀,至少可以先跟吴广商量一下,万一吴广不同意再做打算才是。各位,事急从权,有些事情是不能赌的,不是像我们对着书本议论一番就行的,有些事情赌输了可能就万劫不复。

凭着田臧等人对吴广的了解,自然能够得出一番结论,又何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更何况,如果田臧真的是假公济私,他又何必把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这不是让陈胜更恨自己吗?

所以,站在当时田臧等人的角度上来看,杀吴广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只有杀掉吴广他们的战略才能实现。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第二个问题,田臧等人出兵迎击章邯的战略对不对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时的情况下,荥阳以东的三川郡、河内郡都已经重新回到秦国的版图,章邯大军士气正盛,如果他此时趁势东进,从河内郡渡过黄河攻打吴广军,到时候章邯和李由里应外合,那吴广大军将会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一个荥阳都攻不下,再加上一个章邯内外夹攻,肯定必死无疑。

所以,杀掉吴广以后,田臧先是命李归继续围荥阳,牵制荥阳的守军,另一方面自己亲带大军迎击章邯于敖仓,在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是最正确的决策。

敖仓在荥阳的东北方向,北面就是黄河,它是大秦帝国的粮仓,可以为长安、洛阳提供粮草,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此时吴广大军已经拿下敖仓,因为《陈涉世家》只是说“(田臧)自引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

如果敖仓此时已经被攻下,田臧在此据黄河阻击章邯,成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此时敖仓极有可能还处于秦军的控制之下。这样一来,田臧战斗的难度就大大增加,所以在敖仓大败,田臧本人战死。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田臧死后,章邯顺势到达荥阳城下,与李由里应外合,毫无悬念的攻破李归部,李归也力战而死。由此可见,田臧和李归杀吴广,也并非是为了私心。

如果是出于私心,他完全可以放弃荥阳,不管是往东还是往南,都可以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荥阳距离张楚的首都陈县太近了,荥阳一失,陈县将没有屏障可依。

所以,田臧等人其实是于大义无亏,他们的错,错在了杀吴广名不正、言不顺,错在了低估了章邯的军事实力。实际上,田臧杀吴广,跟后来的项羽杀宋义意义差不多,不过项羽被司马迁洗白了,而田臧没有。

至于陈胜,我在此并不是为他翻案,此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假,但是就吴广被杀一事的处理他是没有错的。其实想想当初的武臣就清楚了,武臣是陈胜的部将,凭借着陈胜给的三千人收服赵国故地,可随即却自立为赵王。

这可是赤裸裸的背叛,不顾破秦大局,不顾陈胜的恩情,只为自己谋私利,所以陈胜想出兵攻打武臣,但是却被上柱国房君蔡赐劝止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打不过。

吴广被杀害,陈胜却重赏凶手?其实他做得没错

结果陈胜不但没攻打武臣,反而认可了他的赵王称号,允许他自立,并且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军,以示羁縻。

此时的张楚国,兵力全放在了灭秦上,根本无暇来处理这些内乱。对于武臣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是田臧了。就算田臧杀吴广是出于私心,陈胜也不能处罚他,其实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更何况田臧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周文的数十万大军已经没了,陈胜能够依靠的只有田臧手下的这支兵马,如果陈胜因此而处罚田臧,只能是把田臧逼反。结果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田臧像武臣一样自立,第二种是像赵国的李良一样调转枪口来攻陈胜,第三种就是向秦军投降。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陈胜都承担不起这个代价,因为事实是明摆着的,田臧大军失败后,一个月的时间陈胜的张楚就灭亡了。

而封赏田臧的结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田臧、李归等人,誓死守卫荥阳一线,结果都力战殉国,虽然结局是坏的,但是不能说陈胜的处理是错误的。

陈胜的错,错在了他有违理法,而不是什么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不过是事急从权而已。毕竟杀吴广不是他授意的,而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丝毫看不出陈胜有可以打压吴广的倾向,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