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聚焦最重要的事?“金钥匙法则”了解一下

 apaol 2021-04-23


图片


人们常说,要把事情按照重不重要、紧不紧急分成四类,优先去做那些重要又紧急的事,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

但是,紧不紧急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而重不重要,这才是最难判断的。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目睹了很多黑人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事情。他想,一个一个去帮助只会顾此失彼,要想根本扭转这种局面,最重要的是要争取舆论的支持。

马丁·路德·金经过慎重的考虑,选择了一位因为不给白人让座而被逮捕的黑人妇女,担任了抗议活动的主席。这位黑人妇女因为备受敬重,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来参加抗议活动。之后活动不断蔓延出去,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

其实,不只是这种影响时代的大事,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也要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会有无数的事情来争夺你有限的注意力。

那么,要怎样才能辨别事情是不是重要?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1.

如果真的有时光机器,或是像复仇者联盟中的皮姆粒子可以用量子的形式回到未来,你必然会知道现在做哪些事是有效的,做哪些事是徒劳无功的。

所以精要主义的第二大步骤是“排除”,摆脱不重要的多数。

我们常会担心排除的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反而是重要的,或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却排除了,又该怎么办呢?

让我先说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关于马丁·路德·金,在1955年的民权运动中,不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以及在当时只是浸信会教堂的牧师马丁·路德·金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当时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县的事件,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帕克斯女士被捕后,有一位叫作尼克松的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尼克松不是那位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总统,而是美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蒙哥马利分会的前主席,他去监狱将帕克斯保释出来,并打电话给金,关于帕克斯被捕的经过,他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同时告诉金他们打算在周一发起抵制搭乘公交车的运动,希望获得金的支持,用教会的场所集会,但金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说:“让我考虑一下,你晚些再给我打电话吧。'

因为金那时才刚到这个教区一年,他担心这场运动无法控制,他也在思考自己应该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

但,尼克松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联络其他人,并希望其他人来说服马丁·路德·金,就这样,过了几小时后,他再度打电话给金,金就同意了,并愿意担任这场运动的组织主席。后来的发展让金成为了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再后来他发表的著名的人权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唤起了更多的美国人参与追求人权平等的运动。

图片

这是他有先见之明吗?不是。但,为什么他一开始会犹豫,没有立刻答应?原因是类似的被捕事件早就发生过,从1946年开始,因为黑人不让座被捕的事件就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位黑人男性因为与公交车司机吵架,被警方开枪打死,帕克斯被捕只不过是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一阵涟漪,《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分析的是因为帕克斯不同,她受很多人敬重,所以她的被捕引起许多认识她、不认识她的人都愿意站出来参加抵制活动,但马丁·路德·金并不完全了解,所以他才会犹豫。

如果生命中有面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机会,你能提前知道结果,你会参与吗?当然,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2.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错过。

有一位朋友说在2004年有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到她向往的大城市工作,她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娘家、婆家都愿意帮她带孩子,她可以放心地到大城市工作,在周末假日再飞回家里看孩子,但当时先生反对,因为这样夫妻两人就要在异地生活,会影响夫妻感情。

过了十年,她到这个大城市旅游,发现当地的房价上涨了十几倍,如果当时她在这里工作,一定会在这里置产,现在也可以算是万贯家产。那么,如果当时知道房价会上涨十几倍但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在会后悔吗?对她而言,选择中最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所以放弃了,即使知道有机会赚更多的钱,但这个选择还是正确的。

不过,对别人而言,也许有别的选择,因为对每个人来说,重要与不重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说服先生一块移居,这也是一种选择;如果不能说服,自己单身赴任,选择了抓住机会,但家庭不和谐,这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选择。

取与不取之间,如何才算是正确?

再强调一下,精要主义的第二个步骤叫作“排除”,是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

我提供“七把金钥匙”来进行排除,也就是所谓的“不取”。之所以称为“金钥匙”,是因为黄金是稳定度最高的金属,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做出永恒不变的正确选择,这把开启的钥匙必然是用黄金打造的。

第一把金钥匙是精要目标。

有意义、具体、可衡量是指符合我们常说的SMART法则,也就是能被定义、能被衡量、有挑战性、合理,同时有时间表,这是比较明确的,但目标能不能鼓舞人心,是指目标是否能超越个人,对他人有意义的。

举个例子来说,改变世界是超越个人的目标,但需要再提炼意义,有一部影片叫《让爱传出去》,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很伟大的作业,请小朋友们去改变世界,有的人去超市帮老人推购物车也算是改变世界,因为这个举动可以让世界更美好。男主角也是个小男孩,他想出的行动是帮助三个人改变他们的生活,然后再鼓励这三人去帮助另外三个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再帮助三个人,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影响力金字塔,真的就可以改变世界。

所以,下次要设定精要目标时,除了SMART之外,也要同时问问:这对他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图片

第二把金钥匙是紧急与重要的举证。

我们常用的时间管理工具是将重要和不重要分成两个维度,将紧急不紧急分为两个维度,这样交叉起来就构成了四个象限。

  • 第一象限在左上角,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角,简称为“急”,比如你明天要为客户做的简报,或者亲人有急事,你都要立刻放下所有的事情去处理;

  • 第二象限在右上角,是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简称为“重”,通常需要事先预留时间,比如下个月要参加重要的考试,或是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很多人会因为不紧急就忽略,但如果因为没有提前安排好时间而错过,就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精要主义中谈到的“留白”;

  • 第三个象限在左下角,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简称为轻,临时召开的会议或电话通常需要你判断下是不是重要,比如现在很多电话打进来其实是快递或者广告,你需要立刻处理,但只需要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但这种打扰次数多了就是一种浪费;

  • 第四象限在右下角,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在这里你有充分的主动权,什么时候处理都可以,但我们通常会将缓事急办,比如和朋友看场电影聊聊天等,这些时间可以预先规划,但也不应该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只要你有了精要目标,所有的急重轻缓都会围绕着它来设定。这里最常出现的误区是:“重”和“急”的次序,我们常常认为急事是第一优先,但往往急事是因为你对重要的事没有规划导致的。所以要回到精要目标,哪些事情是要先规划好准备好,才不至于有不在预期内的重大事故发生。

图片

第三把金钥匙是,说“不”的八个艺术。

例如第一个说“不”的艺术是“停顿”,很多时候我们向他人求助是因为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是能做到的,当对方停顿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想想“也许我应该这么做”,这样等于是给自己和他人一个负责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八个方法都是某一种形式的“停顿”。下一次,你可以试试不要对对方提出某个问题急于答复,也许他自己就会找到答案了。

不过,你也许会认为对同辈人说不比较容易,对长辈对老板说不比较难。这时候,第五个方法就很有效,老板吩咐要同时完成这么多的事情是有困难的,那么你就可以跟老板说,你让我放弃的是哪一个呢?等于让对方来决定哪个要优先完成。

或是可以用第七个方法,提出一个替代的方法,“如果是这么做,我可以花时间来做做看。”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做,其实这也是另一种说“不”,说“不”并不困难,关键是你要想好自己要什么。 

我的秘诀是,先选择说“不”,然后再选择说“是”,因为拒绝掉不好的,你才会获得最好的。“不取”就是“进取”,选择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然后积极地去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