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秦还是奔楚,是个大问题

 渔眼观世 2022-04-25

公元前258255年,齐国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饥民四起盗匪横行。

都城临淄东门有家叫崔佣的大户,决定往避他乡。

崔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崔梦,二儿子叫崔真。崔梦希望举家迁往秦国,因为秦国正大开国门,引进六国士民前往。

二儿子崔真认为,应该逃往楚地,说楚地偏远物产丰富,易于生存。

崔佣:“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但不全面,你们思考一晚,明天再议”

第二天,父子三人又聚在一起。

崔梦说:“秦是新兴强国,自孝公以来,战必胜攻必取;秦国国君多为贤君,代代皆有作为;秦律如铁,功必赏过必罚;秦无论出身,只要立功就可受爵,总之,我觉得举家入秦,最有前途”

崔真说:“你说的皆是事实,楚国没有明君,没有贤臣,我们能得到关于楚国的消息,都是坏消息,这说明,楚国整个风气较为宽松,恰恰易于生存”

崔梦一听,笑了:“我说兄弟,你的判断大错特错。我读的书比你多,我们到秦国更有前途,想当年,穆公想让秦国强盛,从西戎那里请来由余,从宛地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请来蹇叔,秦国虽称霸西戎。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始扬名天下,再后,张仪范睢等入秦,秦国大强,天下大势将归于秦,此时不入秦,更待何时呀?”

崔真一听,反问道:“哥哥以为自己是谁?你有白起、司马错之能,还是有苏秦、张仪之舌,还是有商鞅之谋,还是有范睢之略?咱不过是普通人家,力不过耕田,智不过小商,在齐国是普通人家,到秦仍是普通人家,与那些军帅、谋臣隔着十万里距离哩”

崔佣听了这话,忍不住插嘴说:“真儿说的有道理,我听说秦法严酷,男成人必须从军,女人必须桑麻,老人不得偷闲,伤孤不得安歇,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时间。到了战场,兵士不得轻退,退则斩首,轻伤不得休息,获胜方能安歇。战功以人头计数,每战斩首不得低于前次,否则以逃卒计算,秦国不是什么好地方,不去也行”

“但是”,崔梦啜口水接着说:“秦君万民称颂,楚君举国唾骂,万民称颂为圣,举国唾骂则昏,今舍明君而投暗,不是智者所为”

崔真说:“秦法,非君者族诛,谁敢非君?楚无此法,而民非议。”

弟兄俩争了半天,没分出输赢。崔佣说:“我老了,走不动,我要固守齐国,你两个人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各自决定,各安天命吧”

于是,崔梦一家前往秦国,崔真一家前往楚国。

崔梦三个儿子在秦从军,两子战死,一子积军功至尉,后死战场。崔梦年老,在家耕种,六十死于野。崔梦孙再从军,三孙死于战阵,一孙不知所踪,崔梦绝后。

崔真入楚,辗转于楚各地,生有二个儿子,楚乱,奔湘。楚亡,举家奔沅。汉初,举家迁宜城,渐成地方旺族。西汉未,一支迁山西,一支迁河北,两支崔姓王侯将相不绝,成为北方旺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