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之基数效用论

 备考小蘑菇 2021-04-23

基数效用论(Cardinal Utility Theory)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哲学,但其直接奠基却是产生于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此期间,德国的戈森、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时但又都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学说建立在效用可以直接计量的假设之上,因此也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