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五十(消渴 1) 上消少食,中消多食,下消小便如膏油
〔草部〕 栝蒌根,为消渴要药,煎汤、作粉、熬膏皆良。 栝楼根(天花粉) 黄栝蒌,酒洗熬膏,白矾丸服。 王瓜子,食后,嚼二、三两。 王瓜根、生葛根煮服。 白芍药,同甘草煎服,日三。渴十年者,亦愈。 兰叶,生津止渴,除陈气。 芭蕉根汁,日饮。 牛蒡子、葵根,消渴,小便不利,煎服。消中尿多,亦煎服。 甘藤汁、大瓠藤汁。 〔谷菜〕 菰米,煮汁。 青粱米、粟米、麻子仁,煮汁。 沤麻汁、波薐根,同鸡内金末,米饮日服,治日饮水一石者。 出了子萝卜,杵汁饮,或为末,日服,止渴润燥。 蔓荆根、竹笋、生姜、鲫鱼胆,和丸服。 〔果木〕 乌梅、止渴生津,微研水煎,入豉,再煎服。 君迁子、李根白皮、山矾。 〔石虫〕 矾石、五倍子、生津止渴,为末,水服,日三。 百药煎、海蛤、魁蛤、蛤蜊、真珠、牡蛎、煅研,鲫鱼汤服,二、三止。 〔禽兽〕 燖鸡汤,澄清饮,不过三只。 燖猪汤,澄清日饮。 酥酪,牛羊乳,驴马乳。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消渴分3节,此为第1节) |
|
来自: 九龙池dn5pzqmi > 《中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