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到深州尤禅院村人格外亲

 清风一缕了无痕 2021-04-23

       向阳之地生瑞草,积善之家庆有余!
    尤禅院村,这曾经是梵音声声,香烟袅袅的佛教圣地,祖祖辈辈沐浴在经声法号,心灵变得澄澈,人生无比良善。
      我曾经三到尤禅院村,三次给我留下良好印象。
     初次知道尤禅院,是十几年前,这村有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叫做魏春柳,写的一手好文章,在衡水电台举办的文友联谊会上,我和她的文章都双双获奖,由此认识,她给我写信求一工人,我于是带领两个年轻人,骑车十几里,一路打听,找到她家,虽然她家已经找好了人,但是为了遵守承诺,还是给我带去的小伙子找到了工作,给我们留下好印象!
    二到尤禅院,是因为写村史,本来和某村书记约好接我,却左等右等不来,令人无比失望,正在此时,该村宋书记说,刘老师我去接你!
    在暖气热热的屋里,和村里的文化老人畅聊,感到这个村的村民是那么热情,善良,把冬天的严冰也融化了,中午我和书记把酒言欢,一派温馨和谐场面!
     三到尤禅院,是采访老党员张二运奶奶,又受到她们一家热情款待,又是倒水,又是水果,热情洋溢,让人动容,我走时非要给我吃食,我坚决不要,马小黑的爱人尤书允嫂子又追了出来,真的是良善之家,厚道之人。
     这样的村,这样的人,怎么不让人激情满怀,更令人感动的是,今天下午马小黑的两口子又骑着三轮行了十几里地来看我,嫂子觉得那天中午没有在她家吃饭,觉得对不起我,心生内疚,特意来看我,我说那天在赵禅院村采访,中午赵小晴奶奶一家人不要我走,非管我饭不可,真是老党员的后代,教养高,素质好,代代好人,辈辈善良!
     三到尤禅院,让我动容,让我激动,让我难以忘怀,书生报恩一篇文,祝福这个村村民好人一生平安,世世代代大富大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