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中讲: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若一个人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则天地万物都能与之和谐共生。 人活一世,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 容得下世间的千姿百态,便能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反之,便只能屈就在自己围起来的方寸之地。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布满了坎坷,倘若任其泥潭深陷而无法自拔,纠结于过往的恩怨情仇、荣辱得失,只会看不清前路的方向,最终蹉跎了自己。 那些令人羡艳的成功者,只不过比他人多了一份豁达,少了一份执念,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慌乱。 醉汉见状,非但不赔礼道歉,反倒恶人先告状,骂苏轼走路不长眼。 年近50的苏轼,倒地之后,久久才缓过神来。友人忿忿不平,欲替他争辩,却被苏轼拦下。 他看向身旁不依不饶的醉汉,笑着说:“这里的人不认识我,实在有趣,我可以开辟一番新天地了。” 《道德经》上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不辩,即是容忍,是为人立世的修养与德行。 人到中年,内心愈渐成熟,看过了世事沉浮,自不会计较眼前得失。人生终究是行自己的路,食自己的饭,与他人无关。 容他人置喙,守自我初心,不仅是宽恕他人,也是饶过自己。 ▽ 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山太陡峭,自不会太高,水面狭窄,亦不会太深。珠峰之所以为世界屋脊,是因为山麓广袤。大海之所以深邃万里,是因为烟波浩渺。 人的胸怀,自当如珠峰,如大海,吞得下山河,才能山高水阔。 能容人,出则受人敬仰,入则高朋满座; 能容事,退则海阔天空,进则平步青云; 能容言,守则修身养性,攻则如火如荼。 愿我们都能成为胸怀博大的人,使人生之路周道如砥,郁郁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