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风雅韵莘畈祝村

 流星雨刘鑫 2021-04-24

清风雅韵莘畈祝村

2021131日,我与黄飞军老师来到了婺城区莘畈乡祝村。

祝村地处金华南山山麓,距金华城区40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北与汤溪镇接壤。莘畈溪、小源溪两大溪流穿村而过,风景秀丽。

  祝村也是婺城区莘畈乡乡政府所在地,拥有21个自然村,山林17687亩,耕地面积972亩,且有西坞山塘、夜猫垅山塘、寺垅山塘、杨柳坞山塘、大岭脚山塘等众多水库溪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风光旖旎,恍若人间的世外桃源,置身其中,让人不知身处何处。

“转虹桥”历史悠久,建于清道光年间,它的来历也与延兴寺相关:那时,到寺院需经过一条小溪,每遇梅雨季节或发洪水时,常常有人涉水犯险。寺内僧人为解决过桥问题,省吃俭用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即“转虹桥”。经过风雨的打磨,岁月的销蚀,桥面已变得斑驳,鹅卵石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大部分都已呈黑褐色,埋没于萋萋荒草间。

  桥下溪水潺潺,溪中裸露的岩石将水流分成了多支,却又在石面凹陷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甚是好看。疯长的青藤因过长垂挂至桥洞,站在桥下网上看,仿若开着一扇半圆形的小轩窗,而水雾缭绕的天空也成了它的背景。溪水清澈见底,桥上的景致一一倒映在水面上,别有一番韵味。

  宣德堂始建于清末,建筑坐南朝北,由三进、前后天井及左右二侧厢房组成,是金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进中有一戏台,如今已被杂物堆满,失去了金石乐相鸣,宫商角徵羽的辉煌。站在戏台一侧向第二进望去,共四排,每排皆有四根粗壮的柱子,支撑起巨大的屋顶。檐柱上的喷漆早已剥落不复存在,但柱子顶端的牛腿雕刻却依旧栩栩如生。

走上三进中颤颤巍巍的木质楼梯,便来到了阁楼之上。呈现眼前的是沉积了数十年的尘土和过往。因年代久远,地板有的已朽烂,踩上去嘎吱作响。

  宣德堂背后还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太平天国时期有个名为李向阳的将军,在夺取汤溪县城后来山里收复乡村地盘。路过祝村,在绣楼窗边看到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年轻女子,一眼就爱上了她。在办完公务的第二天,将军便来村上寻找这女子,并将她娶回了家中。

  结婚不久,太平天国日见瓦解,将军自知时日不多,于是就将家中大部分珠宝银两都给了她,让她回娘家好好过后半辈子。后来一个在村上摆肉摊的外村刘姓人娶了她,婚后他们就定居在祝村。刘屠夫和女子一直很恩爱,小日子也过得十分顺畅。该女子为报答他的二婚丈夫不嫌弃她,自始至终疼爱她,便在村上修建了这幢三进三十六排头的大花厅,当年叫刘氏花厅。后人觉得“德”字寓意美好,含忠孝仁义、温良恭谦之义,遂改名“宣德堂”,一直沿用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