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房屋环境是否具备优良的隔离条件,成为对抗病毒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房屋单位需有洗衣房、厨房来减少外出活动,若有家庭成员染疫,必须腾出一个卧室和浴室让其单独使用,才是达标的隔离条件。 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发布一项报告中,分析纽约市隔离条件全美最差,但全美各族裔则以亚裔家庭隔离条件最好。(记者颜洁恩/摄影) 然而,人口普查局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数百万个家庭在新冠疫情爆发时,不具备足够条件来隔离家中染疫成员,且难以保持六呎社交距离。 报告指出,全美38%、大约3400万户家庭无法提供独立的房间和浴室,以致隔离条件未达标。
包括纽约市、波士顿、洛杉矶等15个都会大城市中,普遍出现住房拥挤情况,隔离条件未达CDC标准。
以族裔来看,全美生活环境最差的是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其次依序是太平洋岛民、非洲裔、混血儿、白人;亚裔则拥有最佳隔离条件。 自疫情爆发后,数千万民众居家工作、小孩在家远程学习,家中是否有足够空间让所有人活动,尽可能维持生活原状也很关键。
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显示,全美亚裔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条件最佳,然而在纽约市华人社区,却是截然不同的状况,拥挤的居住环境造成病毒传播率在全市居高不下。
自疫情爆发后,多项数据均显示纽约市贫困社区的新冠病例比富裕白人区来得多,其中包含许多移民社区。 布碌仑(布鲁克林)8大道、皇后区法拉盛等华人社区,在去年冬季开始的第二波疫情中彻底沦陷,病毒检测阳性率长时间在纽约市排名最前。 华社移民普遍为了省钱,不惜入住拥挤的居住环境,加上大多是必要行业员工,在疫情高峰期也高度依赖公共交通工具,病毒传播率更高。 除上述原因外,年初州府还未宣布进一步控制疫情、允许开放堂食时,不少华社餐馆、KTV房、地下赌档背地里已在营业,是造成当时华社新冠阳性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居住在曼哈顿华埠的林贾辉表示,部分华人家庭是三、四个人挤在一间房里,就算同住的人不多,但房间空间都太小。
不仅如此,他的一名亲戚在非法旅馆内租床位,曾有人出现轻微症状,就算大家都很害怕,但也无法赶人,只好默默忍受。 搬走就找不到便宜的房租了,大家都怀着这样的心态,觉得长时间都在外头工作,只是晚上需要有个落脚处可以睡觉,对生活环境不敢有所挑剔。 布碌仑日落公园租客萧女士也表示,在疫情爆发后好几个月没去上班,自然要节省花费,否则走出疫情后也没钱过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