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来越好了,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99岁的郭老伯装上了无导线起搏器,他是我国植入该起搏器最高龄的患者,也是一名党龄马上就要80年的老党员。 ![]() 平日里,郭老伯喜欢读书看报,《解放日报》《支部生活》《老年报》是他的最爱,几乎一期不落,看高兴了还要和家人分享一番,他常常感慨社会发展迅速,没想到,这次自己几乎没受罪,就解决了心脏上这可大可小的毛病。 郭老伯于1942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轻时入党以及在部队的经历,是他记忆中的峥嵘岁月。 解放前夕,郭老伯在苏中地区的中共地方党组织,与战友们一起,广泛发动群众,侦察敌情,勘察沿江地形,并做了一系列物资的准备和保障,他们的工作为解放军大部队顺利渡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艰辛和奉献也汇入了新四军铁军精神之中,即: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坚忍不拔,英勇果敢;顾全大局,相忍为国;内外团结,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纪律严明。 令郭老伯欣慰的是,自己的孙子也当了5年兵,光荣地为人民服务。57岁退休后,郭老伯被单位返聘,又勤勤恳恳工作了13年,直到70岁才正式退休,“那会儿老爷子身体硬朗,上街比我走得还快。”郭老伯的女儿表示,父亲对工作一腔热情,“干一行爱一行”也经常挂在嘴边。 几天前,郭老伯晚饭后胃里不适,突然呕吐了起来,家人立即将他送医。住院期间的心电监护设备显示,郭老伯的心脏有些问题。“我们在家经常问老爷子,从没听他说过胸闷呀。”家人心下疑惑,手上没有耽搁,立即将他转入瑞金医院心内科。 由于年事已高,治疗宜早不宜迟,各类检查尽快完成后,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潘文麒副主任医师等对郭老伯进行了综合评估——郭老伯患有阵发性房颤,并伴有停搏的症状,他的心跳最快时可达180次/分钟,监测到时间最长的一次心脏停搏竟达12秒。 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医生决定尽快为郭老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这是目前最适合郭老伯的治疗手段。郭老伯本身存在肾功能不全、肺气肿以及中度贫血等问题,植入体积更小的无导线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更小。 无导线起搏器如一枚小小的胶囊,植入的创伤很小,恢复更快,加上没有传统起搏器的电极和囊袋,完全避免了两者带来的感染风险以及导线并发症。另外,无导线起搏器还兼容MRI核磁扫描,不影响影像扫描诊断。Micra无导线起搏器在我国已植入了1300余例,在瑞金医院植入该起搏器的患者年龄在20-99岁之间。 手术中,心内科吴立群主任、潘文麒医生和谢运医生通过右侧股静脉穿刺,将Micra起搏器经由递送系统植入了郭老伯的心脏,手术历时半小时,顺利完成。99岁的郭老伯是植入Micra起搏器年龄最大的患者。(在他之前,有一位99岁患者也植入了Micra起搏器。) 一般情况下,植入完成后,患者6小时左右就可以下床活动,郭老伯年事已高,需要住院观察2~3天,就可以出院了。 心内科主任吴立群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能为保障郭老伯的健康多出一份力,大家都感到十分荣幸。听他讲述他的入党和从军故事,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英雄年代,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也将以像他一样的前辈为榜样,继续前进!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更推荐哪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