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000名女性体检数据背后隐藏了哪些健康危机?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4-24

自广受关注的草莓医院99元健康体检活动启动以来,总有13000多人通过多种渠道购买体检套餐。在已完成体检的大数据样本中,90%以上有异常结果检出(含妇科炎症在内),需要定期复查和评估。

这些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危机呢?

占比如此之高10人有2个 子宫肌瘤

今年三十多岁的长沙人周女士是个准备生二胎的妈妈,因为健康管理意识较强,一直有定期体检。上个月,看到草莓医院99元体检项目后,她也购买了一份。在体检完成后,医生发现周女士有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当即告知其需要去妇科就诊。

很快,周女士就接受了不开刀不流血“隔山打瘤”的海扶刀治疗,手术后,周女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两天后就出院了。因为选择了能够极大避免传统手术对子宫伤害的海扶刀,周女士在海扶超声消融术后3个月即可怀孕。

不痛不痒没症状,怎么就会有子宫肌瘤呢?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海扶中心主任周训华告诉我们,子宫肌瘤被称为妇科第一瘤,它发生率约20%-30%,经期延长及经量改变、白带增多是子宫肌瘤最为常见的症状。如果医生也追宫廷剧的话,那感慨的画风可能很奇特:“后宫佳丽三千人,一千佳丽有肌瘤”。

但稳住先别急,它的恶化率低到0.5%。多数人伴随一生,甚至不会有任何症状,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绝经后一般会逐渐萎缩。无症状的子宫肌瘤且接近绝经年龄者,定期随诊观察既可。但如果引起压迫症状、 月经过多 或影响生育,就要考虑手术干预了,首选微无创治疗。

卵巢癌 发病率增长三成 有家族史的人要有“高危”意识

叶子今年15岁,4月的一纸结果,让初三的叶子,开始领会到了命运的残酷。当时被查出卵巢有病灶的她,一开始只想着做个小手术,切掉就好,还在庆幸不用参加考试。等她从麻醉中醒来,却发现病床四周围满了人,“眼睛都红红的”。躺在病床上的叶子还在纳闷:“一个小手术而已,你们一个个是怎么了?”

从这一刻起,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姑娘,在最近几个月里,开始经受了几倍于过去密度的情感体验。过去10年间,中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了三成,死亡率增加了大约两成。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陈亦乐建议,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特别是家属中有乳腺癌、 肠癌 、卵巢癌病史的,一定要有“高危人群”的意识,定期做 妇科检查 。

“卵巢癌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陈亦乐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相比其他恶性肿瘤,卵巢癌病程比较长,不容易根治,病人不可避免地会要反复求医。”15岁的叶子希望继续学习画画,心目中理想学校是西子湖畔的中国美院,“我还年轻,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

怎样体检才能少花“冤枉钱”看看这些人怎么选

过去一段时间,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售出了13000多份健康体检套餐。这些人为什么这样选?来听听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娜怎么说,“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体检项目“1+X”的理念,“1”是基本体检项目,而“X”则指“专项体检项目”,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家族史及基础疾病等个体,进行专项筛查。”疾病检出率,也与检查手段的普及和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甲状腺 结节 主要是通过甲状腺B超发现的。以往体检,医生用手摸脖子,能辨别的甲状腺结节最小也就1厘米。但现在 超声检查 能识别出1毫米的结节,因此,很多结节就无所遁形了。

还有不少老年女性觉得自己早就绝经了,不会得妇科相关疾病,因而弃检 妇科检查项目 的很多,实际上很危险。因为老年女性发生乳腺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并不少见。建议45岁以上的女性是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高发人群,因此就算绝经了,也要定期做乳腺、子宫等相关检查,尤其是5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建议体检时再加做一个乳腺B超检查。

体检后才是健康管理新起点

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主动的自我健康管理。但有些人在体检结束后,将体检报告“束之高阁”,更有甚者讳疾忌医,也不采取一些可控、可及的措施去改善,实在很可惜!在一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健康体检后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最好这么做:

及时咨询相关专家;

主动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膳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等;

如若需要进一步治疗者,最好及时就医。

本文经由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陈亦乐主任医师、周训华主任医师专业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