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楼文苑】2021年总(141)期【美文美诵·乌镇游记】文/王亚鉴 诵/阿红

 新用户6499dlrk 2021-04-24

诗歌||散文||小说||微诗||古诗词||随笔

















乌镇游记

文/王亚鉴  诵/阿红

        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益。而我于两年前有幸去过一次,目睹了乌镇的容颜。欣然提笔,以记之。

         你看那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建在水上。每排之间,一座座清韵悠悠的石拱桥古朴典雅的横卧在水面上。真可谓是小桥流水人家。一条条古风的乌篷船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穿梭往来。戴着遮阳帽的船老大一边摇着浆,一边绘声绘色的给游客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景点。再看游客的表情,简直是听入了迷。哪里还有“说尽还家一片心”。让我感到的却是“相逢即是同乡里,何必相疑分彼此”。

         一阵风吹过,仿佛这些水阁戴着灰青色的毡帽也随着河水的流动而飘摇。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经历年久的磨合显得光亮平滑。古旧的门楣残雕和斑驳的漆痕昭示着时光的魅力。偶尔听到别具韵味的江南小调伴着和谐的韵律,柔情似水。“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清幽的生活环境,典型和谐的江南水乡,水和桥是主要基调。

         “户户亲河闻橹唱,家家枕水望桥横”。静流的河水、玲珑的小桥、飘雨的小巷、狭长的巷道、别致的古镇。“小桥蕴涵古城色,青石幽雅怡心矣”。犹如一幅天然纯净的水墨画。

         西栅的夜景别有风情。就像海市蜃楼,点燃了万家灯火。那曼妙的灯光,红黄分明。在屋里看和白炽灯没什么两样,但是在外面看却是一排鲜艳的亮红色。而映照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面上,折射出的却是一层明亮的焰黄色。倒映在水里的也是拉着伸长的黄色,随着划过的一叶载满游人的乌篷船的波纹荡漾。“闲步石街画中游,灯虹满巷映幽楼”。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狭窄的青石板巷道,拥挤的人流,只能看到颤动的头,看不到脚,有说有笑的向前拥着。家家都有作坊,特色小吃都爆满,沿街叫卖的风味点心着实让人垂涎。来到一家布庄,传统的蓝底白花布是那么淡雅醒目。西栅繁华的夜景世界闻名。早在明朝时就有“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东栅那片竹林,更是一片清静的世外桃源。那是我从没有呼吸过的清新湿润的空气。微风过处,碧绿的竹叶抖落着斑驳的阳光。几声鸟叫划破了寂静。应了那句:“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唱好音”。漫步在这个天然的氧吧,有一种清爽、甜韵的享受。

         乌镇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柔风细雨的水域,繁忙的渔船总是满载而归。“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隔岸歌”。这就是对乌镇的真实写照。

          望着黛色山林,那弯弯清澈的溪水,像一条银色的彩带蜿蜒流淌,找不到尽头。恰似“一溪流水秀空灵,云自无心水自闲”。一种浓浓的水乡气息。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也让人感到一种惬意的生活,一份恬淡的心境,一股蓬勃的活力。人生就应该如同一条流淌的小溪,每天都在快乐地向前走,投入到大海的怀抱才好。

作者简介:花好月圆,真名王亚鉴。安居在吉林省松原市,从事教师职业。现赋闲在家,喜欢文字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