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业成长要体现“能力为重”

 木香草堂 2021-04-24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能力为重”确立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成长为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教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更是构建和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发展自我,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所谓能力,就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我们认为当今教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即践行素质教育的能力 ;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新性地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创新的能力;勇于自我否定的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开展的能力;进行创新活动指导的能力;把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互相渗透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等等。这诸多方面的能力为每位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引了路,导了向。

教师专业成长要体现“能力为重”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能力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素质全面,才能打开素质教育的局面。教师一要学习课改理论,吃透课改精神,有足够的底气驾驭课改;二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努力提高驾驭新课程标准增添的新教学板块的能力;三要净化、优化学生的作业,提升练习的质量;四要融素质教育于教学之中。

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广泛汲取新知识,并加以创新运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把种种精神素材和生活素材以更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取得奇妙的教学效果。

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直接来自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来自教师高昂的教学激情;来自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品德高尚。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是优美的;语调融注着感情,音质清脆悦耳,旋律灵巧多变;板书是漂亮的;那恰当而优雅的表情,手势和姿态等,能起“绿叶扶牡丹”的作用,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次在自身高昂的教学激情中,要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主动投入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共同获得课堂教学美的享受。再次自己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品德高尚,要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由对他们品格的认同而促成自己道德的同化,在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光环效应”,“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创新性地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当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不盲目崇拜,盲目套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对于课内外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随机应变,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解决,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

五、激励学生创新的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自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工具。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情绪情感能力、意志力、个性心理能力等外,我们还必须善于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以便“从成功走向成功”

六、勇于自我否定的能力

在这方面要求教师不固执已见、不故步自封。相反,在教学上勇于自我否定,善于吐故纳新,准许“百家争鸣”,并鼓励学生与老师争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进各种理论和学说的发展。

七、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开展的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与班级管理、教学活动相伴随。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结合学科教学的优势,根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班级的教育活动,并能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八、进行创新活动指导的能力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人才,为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能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应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调查结果,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精神。

九、把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互相渗透的能力

单一的学科教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所有的学科都有这样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管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情况,把学科的知识的传授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营造一个能促使学生敞开心扉的氛围空间。既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又要在过程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发扬光大之,发现学生行为和认识的偏差,引导纠正之。

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培育人的过程。需要与学生、同事、家长乃至社区进行沟通合作。作为教师应能做到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到了解学生;做到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做到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做到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并使之成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

十一、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是基于发展性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也包括对自身教学的评价。因此,教师应能够充分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包括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并通过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专业成长,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是优秀教师孜孜的追求和不倦的探索。而今天所谈的“能力为重”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就是每位教师作为主体,并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不断“做”的实践过程。让我们用平和的心态、激情的行动,在专业成长与发展中集学、教、研于一身,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逐渐走向辉煌的人生吧!

(来源:中国论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