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教师成长的新环境

 木香草堂 2021-04-24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教师也毫不例外地被带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必须尽快搭上信息化高速公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自己随网络一同发展,一同成长。

网络,教师成长的新环境

一、网络让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网络技术的出现,让教师开始真正意识到在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在教学上的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中老年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欠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凭着已有的结构单一、狭窄的知识面,能不落伍吗,还能为人师吗?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培训和自学等方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不断给自己“充电”,用新的理念和知识充实、武装自己,并不断地在教学中实践。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深造、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让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网络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汩汩的流水。教师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学习中来。然而,受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教师仅靠从书本上学习,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单一、有限的。网络却给教师的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信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便于我们广泛阅读学习,学习各门学科的知识,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查找相关教学资料,吸取精神养料,弥补自身的不足。在网络学习中,教师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快速地成长起来。

三、网络让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发展

网络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是教师备课的帮手。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广泛搜集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修改,还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网上阅读名师的教案,就能发现传统教案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找到最佳教学方法,从而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轻松而愉快。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由于课文中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的孩子们的环境在时空上跨越比较大,学生很难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很难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备课时我在网上浏览名师的教案后,在设计教学“擦火柴”这部分时,改变了以往的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先以第一次擦燃火柴为例指导精读,再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自学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而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和“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朗读,边读边勾画出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景的句子和火柴熄灭后的现实的句子,感悟小女孩看到的幻景的美好和面临的现实的残酷,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小女孩为什么会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这些幻景,再抽生汇报学习的情况)。由于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时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网络也为教师协同备课,相互学习、交流、研讨,创造了条件。在Internet上,同一学校、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进行协同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非常快捷地获得日常教学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Internet上的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不同学校、同一年段、同一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交流、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出一个全方位现代化教育环境,实现协作发展。

四、网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课程整合

网络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的出现,结束了教师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枝粉笔”教学的时代。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设计能力培养过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各学校的教师们都在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增加很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创作模拟仿真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让学生多个感官并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我校一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的过程中,教学开始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周总理画像和《这就是你》的诗歌,教师深情朗读,学生听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总理?通过初步感悟总理的伟大人格来进入课文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总理?并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书上作批注,然后交流。在交流总理审阅稿子的句子时,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总理审阅稿子的句子和总理工作的画面,反复引读总理审阅稿子的句子,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总理在审稿时在想些什么。在教学结束前,又出示大屏幕,演示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让学生真切地感悟总理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为有这样的总理感到激动、自豪,在感情上与作者达到共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网”、“教”和“学”有机结融合在了一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了提升。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知识爆炸、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适应网络这个新环境,并随它一起发展,一同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我相信,我们的教师在网络这个新环境中都能战胜挑战,迅速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学习型教师。

(来源:中国论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