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中的光子发射出来以后,又最终会去哪儿呢?

 佳音1234 2021-04-24

徐晓亚然

发布时间: 19-10-1921:43优质创作者

宇宙中的光子既是一种能量的载体,也是一种基本的粒子。在粒子的标准模型中,光子同电子一样都是不可再分的,且光子是一种传递传递电磁作用力的媒介粒子。那么,宇宙中的光子的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原子模型

大部分的光子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逆反的过程

我们知道原子核外分布着许多电子,这些电子是按一定的能级在原子核外。我们把距离原子核较近的电子轨道能级叫做E1,把距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轨道能级叫做E2,原子在收到高能量的受激辐射后,高能级的电子向低能级的电子跃迁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这种向外释放的能量就是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1-E2。

而光子的消失大部分是被其他物质所吸收,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通过核聚变而通过光子向外发射能量,照射到宇宙尘埃及较大的星体时的光子被当作一份能量被吸收。从微观尺度上来看,光子被吸收的过程是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像高能级跃迁的过程。

电子能级跃迁

而被向黑洞这样的天体捕获的光子将完全被吸收,再也不会被通过电子的跃迁被发射出来。因此,黑洞不往外发射光,我们看到的真实黑洞是漆黑一片的。

在太空中,理论上所用的空间都是真空的,如果光子不被其他天体及宇宙尘埃等等吸收,那么光子将永远地留在太空中遨游,永远不会消失。

黑洞捕获光子

这里补充一点,核外电子并不是受到激发后才会向外释放光子,通常情况下,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会发生电子跃迁,并且向外释放光子。但是这种光频率较低,波长较长,也就是说能量比较低,可能不会被我们眼中直接看见。

人类利用光子的无线传播来测距

哈勃望远镜观察遥远星系

我们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人类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进行物体间的测距,小到实际生活中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到天体星球之间的距离,比如地月之间的距离。

阿波罗11号使用的激光角反射镜测量地月

很早之前美国的阿波罗探月计划中,美国人在月球的表面放置了一面比较大的镜子,在地球上发射了一束脉冲激光,大概等待了2.5秒接收到了返回的激光信号。这算是人类利用光的无线传播的最简单有效的应用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让一束激光不打中月球上去,让它往深邃无穷的宇宙打去,那么它会离我们无限远去,变得越来越暗淡,直到消失在我们的眼中。但是,真空中的光子会一直传播下去,永远不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