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肝硬化患者大便颜色发黑,就要小心是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紧急就诊,积极抢救。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该怎么识别。 1、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出血? 肝脏有一条重要的静脉叫门静脉,它收纳来自胃、食管下段和肠道的静脉血。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来自门静脉的血很容易进入肝脏,经过肝脏的一些代谢活动后,再流经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回到心脏。 肝硬化时肝脏内的静脉系统遭到破坏,血流受阻,形成所谓的门静脉高压。 由此,原本向肝脏流动的这些静脉血会产生反流现象,并导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临床上最重要的就是侧支循环形成后的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当饮食不当或腹压升高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这些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 2、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呕血 3、心悸 4、头晕、黑蒙或晕厥 5、皮肤湿冷 肝硬化患者容易合并出现消化道出血现象,黑便常提示可能有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并发溃疡出血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预示着疾病危险性及严重性,并且其出血量常较多,死亡率较高,因此肝硬化患者应随时注意大便情况,提高警惕,以免耽误病情。 3、消化道出血导致的后果有哪些? 第一,大出血直接导致死亡或经过各种治疗措施仍无效无法挽救生命。 第二,出血经过治疗虽然停止,但紧随其后会发生腹水、黄疸、肝性脑病、肝功能减退,使肝脏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第三,出血后一年之内约有30%的病人会再次出血。两到三年之内再出血的发生率更高。因此预防出血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