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歌3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 (一)注意这几个字的发音: 阑[lán] 叟[sǒu] 蓑[suō] (二)八个韵字: 波 荷 和 歌 鹅 何 多 蓑 (三)平仄声: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 平对仄,仄对平 仄入对平平 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 仄平对平仄,入仄对平平 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对平平 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 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 仄入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 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 平平入入,仄平平仄仄平平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1。梁父咏,楚狂歌2,放鹤对观鹅3。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4。种橘犹嫌千树少5,寄梅谁信一枝多6。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7。 注释 [1]酒阑:酒宴散会的时候。阑(音lán):(时间)晚、(某事)快完结了。罢:停止、结束、免除。 [2]梁父咏:即梁父吟,也作梁甫吟,为古代乐府的楚国歌曲的曲名。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在躬耕陇亩的时候,经常吟咏《梁甫吟》。此处之所以要将“吟”改成“咏”,是因为前者为平生字,后者为仄声字,改成仄声字以后,方能与下联的平生字“歌”形成平仄相对的关系。楚狂歌:据说是春秋楚昭王时的一位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据《论语·微子》载,孔子在楚国,路上有狂人名叫“接舆”,过来唱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想下车跟他说话,他又很快跑开了。 [3]放鹤:宋代张天骥驯养了两只白鹤,朝出暮归,张天骥便在江苏铜山县南云龙山下筑亭,苏轼为之作《放鹤亭记》。见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51。观鹅: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爱鹅成癖,他听说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有一老太太善养鹅,所养鹅中有只鹅叫声特别好听,千方求购,老太太不知购主是王羲之,始终不答应。于是王羲之特地带着亲友,驾上马车去老太太家看鹅。老太太听说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要来她家,特地选了那只会叫的鹅做成菜款待他,王羲之知道后不禁叹惋终日。见于《晋书·王羲之传》。 [4]永叔:即北宋欧阳修,字永叔,曾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极高史才。刀笔:代指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的文书是用笔写在简牍上,有错误则用刀削去再写,故以刀笔代指使用刀笔的人。据《史记·留侯世家》,西汉初年的萧何擅长治理国家,辅佐刘邦建主汉朝,功劳卓著。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阳时,萧何尽力收集秦宫内的律令图籍,掌握天下的郡县户口等情况,后来汉朝所有的律令制度,大都是萧何制定的。 [5]种橘犹嫌千树少:出自《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孙休注引《襄阳记》。三国时吴国的丹阳太守李衡在住宅边栽种橘树千株,临死前对其儿子说:这千棵橘树就是一千个木奴,不问你要衣穿要饭吃,你每年交一匹绢的赋税,剩下的还足够你使用的。辛弃疾《水调歌头》有“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之句。 [6]寄梅谁信一枝多:据《荆州记》,陆凯与范晔是好朋友。陆凯在江南,范晔在陇右。冬天梅花开放时,陆凯给范晔寄去梅花一枝,并赠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7]黄发:可指老人的头发或小孩的头发,此处指“村童”的头发。皓眉:白眉,人寿高则眉毛颜色变白。皓,白色。牧笠:放牧牛羊时戴的斗笠。蓑:蓑衣,可防雨。
惜别 姚合(唐)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岐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卷二·五歌3 松对竹,荇对荷。薜荔对藤萝。 梯云对步月,樵唱对渔歌。 升鼎雉,听径鹅。北海对东坡。 吴郎哀废宅,邵子乐行窝。 丽水良金皆待冶,昆山美玉总须磨。 雨过皇州,琉璃色灿华清瓦; 风来帝苑,荷芰香飘太液波。 注释 荇(xìng幸)菜:多年生草本植物。 薜荔(bìlì毕力):南方的一种蔓生植物。 梯云句:梯云犹言登云。李白诗:“身登青云梯”。 步月:在月光下散步。 升鼎雉:传说殷王武丁时祭祀太庙,有野鸡飞落鼎耳上而鸣,古人认为是一种祥瑞。 听经鹅:佛教传说,僧志违养鹅能听经说法。 北海句:后汉孔融曾为北海太守,时人称之为北海,好宴客。他是当时著名的文人。 东坡:宋代诗人苏轼,在黄冈东坡筑室,号东坡居士。 吴郎句:吴郎指(唐)吴融,他曾写有《废宅》诗:“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 邵子:(宋)经学家邵雍隐居不仕,居洛阳三十年,筑“安乐窝”以居,自称安乐先生。 丽水二句:旧传金生丽水,玉出昆仑。 雨过二联:描写风雨中帝都景象。 太液:即太液池,西汉时在长安掘成的人造湖。 华清:即华清宫,在金陵,六朝(陈)时所建。 芰(jì技):古书上指菱。 卷二·五歌4 笼对槛,巢对窝。及第对登科。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韩擒虎,荣驾鹅。青女对素娥。 破头朱泚笏,折齿谢鲲梭。 留客酒杯应恨少,动人诗句不须多。 绿野凝烟,但听村前双牧笛; 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 注释 冰清玉润:晋乐广、卫玠翁婿俱有名,时人称乐广为冰清,其婿卫玠为玉润,喻人品高洁。 玠(jiè介),古代的一种礼器,即“大圭”。 韩擒虎:隋朝大将,屡立战功,渡江平陈战役就是由他统帅的。荣驾鹅:春秋时鲁昭公之大臣。 青女句:青女,传说中的霜神。素娥:即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李商隐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破头句:(唐)德宗时,京师兵变,德宗出逃,太尉朱泚欲窃位,司农卿段秀实执象笏击破其头,卒遭所害。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即用此典故。 泚((cǐ此),○1清,鲜明;○2用笔蘸墨:泚笔作书。笏(hù户),古代大臣登朝所持用以记事的手板。 折齿句:《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沧江二句:(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