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先生说:三十岁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三十岁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

 亿典知识 2021-04-24

一:

30岁以前,我喜欢XX,喜欢励志歌曲,电影,小说,成功学。以前遇到个女人,就想请她吃饭,就想带她回家。曾经读些鼓舞人心的东西,我就想大喊大叫,义愤填膺。现在看到鼓舞人心的东西就有点头疼,有些东西年轻时经历多了,到了而立之年,就会排斥。

30岁以后,我遇到这些东西时,我都想离得远一点,我只想做些实事求是的事。现在听音乐,我就听听班得瑞的,至于读书,就手里有什么读什么,只要不是鸡汤就行,看书阅读就是一种消遣,做项目就当是在养一个孩子。

养孩子30年我们都不烦,当我们做项目,做30年我们也当然不会烦。

什么样的项目有30年的寿命?软文,视频,音频。

前几年写的东西(估计没删干净),有人看了还会加到我,我说我做比很多人都牛,那是自欺欺人。

一个人牛不牛,市场说了算,我相信自己,更相信市场。

好的就是好的,垃圾就是垃圾。

过了30岁后,向外求得越来越少,向内求的东西越来越多。

这辈子到底干点什么?在我决定做视频、音频和软文之前,我考虑了半年有多。

什么是幸福?我想了很多年才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做父母高兴的事,做孩子开心的事。真正的幸福应该是透明的,谁都看得出来,也会习惯性地忽略...

发财的秘诀是什么?人一生的秘籍又是什么?30岁以前,我觉得父母的话都是错的;30岁以后,不管父母怎么说,我都会好好考虑。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孩子,越是简单的事,就越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领悟。

一般我很少建议别人要怎么样怎么样,性格决定命运,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只有到刀子落在脖子上才恍然大悟:大道至简,原来我是败给了常识。

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每个人都听腻了这句老话,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10万个人里面有一个做到,我都认为这算一个概率事件。

和珅、胡雪岩、李斯、吕不韦、李牧、韩信、岳飞、张居正、豪格、年羹尧,这些莫不是大成者,但都不是善终,以史为鉴,他们死了,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什么教训都没得到,依然贪得无厌,依然贪图安逸……

我的心境为什么会突然变了,一是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得到了教训;二是读了几本历史书,使得危机感变强了。

不贪就是最大的明抢,共勉之。

二:

太励志的东西,我也不喜欢,甚至是有点厌倦,我自己写的励志文章,我自己都不会多看一眼。

为什么要读大学?为了吹着空调就能混碗饭吃,不用出力干活。

为什么要创业?早上上班起不来,喜欢睡懒觉,喜欢自由。

为什么要对父母好?父母舒服了,我们才能更舒服。

这世上有很多事,压根就不需要理由。非要讲个理由来,那就是想自己活得更舒服,更滋润些。

为什么现在我要做软文?

没事我喜欢看点书,看点广告,看多了,我就喜欢写点什么,我写出来了,有人看就看,没人看我就自己看,看到了的人,对我的文字可能也有各种各样的解读,这样的感觉非常爽。

那你怎么能通过做这些事情来获利呢?

当数据库很大的时候,你可以出售广告或者卖点任何你喜欢的东西,比如如何写软文,如何制作视频和音频。总之,我并不急于变现。首先,踏踏实实地安静地做点什么吧。人活着就是在做事儿,这些事情,不管有趣与否,都应该做。长年累月。如何解忧?如果你脚踏实地地做事,你就不会再想别的事情了,说不定还会活得快乐点儿……

三:

事见多了,故事听多了,你就会更深刻地明白“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以史为鉴,向历史学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意义。但人们从不会向历史学习吸取经验教训,以前历史上犯的错误现在还会犯,在另一个朝代,该死或该飞黄腾达的人,换个朝代,依然掉脑袋的掉脑袋,吃肉的吃肉。

《白鹿原》看完了,我们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房子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当我们看到有人买房子时,我们还是跟着买,看人家攒钱我们还是会跟着攒钱。

听完广播剧《一拜天地》、看完《霸王别姬》,我们明白了人生是荒谬的。只有随波逐流,以上之心为己之心才能做到随遇而安,颐养天年。

什么良心、道德、传承,想要还是不想要?都要看老大想不想要。如果老大要,就要;如果老大说不要,就不要。老大是天,老大是地,社会的颜色就是我们的颜色,如果我们非要出淤泥而不染,那我们将被剥皮挂在树上供人欣赏参观,或成为政治工具,或成为笑柄。

万人如海一身藏,人怕出名猪怕壮。你有1000万,你在城市里活下来的概率是99%,城里身价过千万的人比狗还多。要是你在乡下有1000万,活下来的概率为0。物以稀为贵,枪打出头鸟。

凡是路灯照耀不到的就漆黑一片,哪儿没有法律,没有人权,只有赤裸裸的人性,只有枪炮,只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四:

如果你看了很多的历史书,很多的名人自传,很多的名人故居墓地,你会发现生活毫无意义。

我们看多了历史,知道了成王败寇,不是你砍我,就是我砍你。

飞黄腾达后,干掉了谁谁谁,落魄后,又领悟到了何谓黄粱一梦,众生皆苦。

《古文观止》看完了,我们知道古人跟我们一样,有人追求永恒,一直活在梦里;有人追求实实在在的物质,一直活在滚滚红尘。有人一会儿生活在梦里,一会儿生活在世俗生活中。

《唐诗宋词》看完了,那些怀才不遇的在说社会黑暗,有点儿权势财富的在说高处不胜寒,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一会儿有人上山,一会儿有人下山。

我看书阅读也没想过要从中领悟到什么,性格决定命运。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只能改变自己。

名人自传看多了,牛人的生活跟我们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成功了,我们没成功。他们成功就是发现了轻而易见的真理,这些轻而易见的真理不过就是老生常谈的小道道而已。我们普通人总是求新求变,不自觉地把自己过成了傻蛋。

每个朝代的牛人屈指可数。活着,名啊利啊地追着撵着,成功永远是小概率,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这是命中注定的事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