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作为贫困的家庭的孩子,都将读书作为出人头地的最佳途径,在以前,就算没考上985、211,只要能考上一个本科,就会包分配工作,用有“铁饭碗”,在村子里就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然而现在时代变了,就算是考上了名校,读完硕士和博士,最后可能他们还是走上了卖猪肉、摊煎饼果子的道路。 曾经听一个大米先生的打饭阿姨说,自己是博士毕业,为了孩子,后来选择在大米先生上班。这种现象在当下比比皆是,人们心中一定很疑惑,在大学生日趋饱和的年代,在知识越来越唾手可得的年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伍继红可以说就是一个迷失的大学生,她曾经凭借692分的高分考入人大,毕业后却嫁给农民,并且连生了6个孩子,人大的高材生,毕业后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拥有了这样的人生?她的现状又如何呢? “我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但是非常喜欢读书,尤其觉得做题目很快乐。”这同样也是一名毕业后发展不如意的大学生说的话。伍继红的人生和她也有一点相似,伍继红是江西人,父亲是一名村干部,多多少少受了父亲的影响,伍继红从小就很喜欢读书,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对于这些成绩好的学生,老师也对她多了一份偏爱。
在1994年,伍继红凭借692分的高分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成为了人大94级的学生,也成为了全村人夸赞的孩子,乡亲们都说她有出息,那时候的伍继红也非常开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并且获得了很多奖。但是在1996年,却出现了一个变故,原人事部印发《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也就是说,就算考上了大学,自己也没有铁饭碗了。 因为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伍继红想考公务员,她准备了很久,也学得很认真,1998年大学毕业时,就去考了,她顺利的通过了笔试,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发挥不好,最终落选。之后她和其他同学选择自主择业,伍继红自身条件很好,但是这一年大家都要自己找工作,对她来说,找一个好工作并不容易。
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四处碰壁,最终觉得自己待了4年的北京容不下自己了,于是又去到了广州,然后在这里找了一个月薪3000的工作,在当时,这份工资已经很高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到这个工资也很不错了,可是她做了一个月,她就和公司里的人发生了争执,最后辞职离开了。 这时候的她越来越迷茫,工作找的一份不如一份,先后在教育机构、项目工程、服装厂打过工,但是这些日子她都过得不快乐,明明读书的时候很快乐,出了社会就各种不如意,而她始终记得乡亲们当年的称赞,她内心也非常不甘心,不愿意看到自己明明前途一片光明,最后混得比别人还差。
到了2000年,她在广州顺德遇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学,伍继红自己也很迷糊,可能是这些年过的太苦了,需要一个人安慰和陪伴,就和这个男子相爱并结婚了,并且生了1个女儿。从这时候起,她就没有工作了。 可惜当年看错了人,5年后,丈夫在外面有了女人,并且带走了女儿,这时候伍继红又怀上了,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回娘家等孩子出生,她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就在这时候,有人给她介绍给邻村姓邓的男子,结婚后,在邓家生下了1个儿子。之后又为邓家生了4个女儿,这些年,她连生了6个孩子。
丈夫家里不富裕,伍继红也工作,一家9口,全部都要靠丈夫一个人打工挣钱养活,日子非常艰难,她甚至认为自己的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2017年经过检查才知道,不是精神有问题,是她太自闭,缺乏社交。最后政府知道了她们家的事情,将他们纳入了低保户,靠着低保维持生计。伍继红其实不是没本事,这是在生活的打击下,她选择了逃避,如果她当年能好好工作,也不糊是现在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