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实施森林河南建设,加大对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2020年生态气象总体评价 1、全省整体植被生态质量持续向好 河南省2020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58.2%,西部伏牛山区、南部大别山及中东部主要作物区植被覆盖度较高。2000年以来,全省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全省年平均NPP为619.0gC/m2,2000年以来,全省植被NPP呈缓慢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1.9gC/m2,全省有67.4%的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 河南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图 河南省2020年植被NPP遥感监测图 2、全省空气质量比持续好转 2020年全省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为0.438,比2019年下降7.6%, “三屏”及其向平原过度的区域大都处于低值区,小于0.4。近十年全省AOD下降明显,平均每年下降0.03,2020年为近10年第三低。 2020年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监测图 2020年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去年相比变化分布图 3、全省重点水体面积较去年显著增加 全省21座重点水库11月份水域面积总和为1049.7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9.7平方公里,其中出山店水库增加33.4平方公里,鸭河口水库增加23.1平方公里,鲇鱼山水库增加11.4平方公里。 重点水库11月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对比图 4、丹江口湿地面积显著增加 2020年丹江口区域水体面积360.7km²,泥滩面积2.76 km²,泥滩湿地面积60.833km²,湿地面积共424.3 km²,高于2019年(329.4 km²),增加部分主要为水体。 2020年丹江口湿地及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分类图 2020年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改善总体有利 1、气候暖湿特征明显 河南省2020年平均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高,其中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四高,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全省平均空气湿润度指数为0.623,比2019的0.556升高12.1%,今年东部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多数地区湿润度指数都在0.6以上。 2020年气候湿润度指数空间分布图 2020年气候湿润度指数与去年相比变化图 2、农业干旱未造成严重影响 干旱是河南省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采用气象卫星并融合地面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共监测到有4次农业干旱过程,其中冬小麦生长季3次,夏玉米生长季1次。干旱发生的高频区,大都处于浅山、丘陵区,非我省粮食主产区,对全省粮食生产影响微弱。 河南省2020年农作物受旱频率遥感监测统计图 3、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不高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森林防火关键期内,全省林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总体不高,期间河南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采用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共监测到异常高温点121个,下降至前一防火关键期的37%。 历年异常热点卫星遥感监测统计图 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有利的气象条件,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未来应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实施低碳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强生态系统修复能力。(来源: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