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洛康家”为什么富过了四代?

 王浩然 2021-04-24
《河洛康家》讲述了豫西地区河洛镇上康百万家以“仁”为本,秉承“留余”理念,创造了连富十二代、持续四百年而不衰的财富神话。电视剧《河洛康家》一开始,剧情就进行到康家三代人破产读书,供出了两个进士,他们都官至四品,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一门两进士”使康家声名远播,但随即两进士的冤死使康家陷于毁灭性的危机中。这时候,康家第一代领导核心康秀才康老爷子将整个家族的领导权交给最具备创新意识的小儿媳周若兰。康家是当地的望族,犹如一个国有中型企业,失去两个厅级干部这个政治优势后,单靠原来的耕读模式,显然难以走出困境。第二代领导核心周若兰跟随丈夫在京城生活过一段时间,算是北漂,接受过一些新思想,她接手康家后,锐意改革,将家族改造成一个股份制公司,并引进外资——仓爷的资金,开设了“康家饭庄”。康家从此走向中兴,与当时的乔家大院等成为商界翘楚,那是还没有“福布斯”榜,但康百万的称号,已经昭然康家是全国首富之一。及至康家第三代领导核心康悔文,他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摸准当时的市场脉搏,及时大规模扩张,以土地为基础,以航运为手段,进行以盐、粮、棉以及军需物资为主的贸易活动,建立了从陕西泾阳到山东临沂庞大的贸易体系,从而让康家在动荡的局势中,成为商界巨子。时间在走,历史轮回,等到康家第四代接班人康悔文的儿子康有恒长大后,已经在商界取得辉煌成就的康家稳中求进,开始走向国际,在日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康有恒长大后,留洋日本,并在日本管理康家生意,期间与同盟会过往甚密,受新思想熏染,热情激进,从而又开始接触政治。康有恒掌管父亲传下来的家业后,多次说服奶奶和父亲,几乎将家产全部捐给了同盟会,资助民主革命。康家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