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山白云庵位于青岛即墨马山。白云庵,又名大士庵,建于明代。1966年遭毁,1992年重建。重建后,主殿有二:菩萨殿、仙姑殿。仙姑殿内供俸刘仙姑、送生娘娘、撒豆娘娘等多位仙人。
关于白云庵将分仙姑塔、白云庵、朝元图三篇介绍。
在白云庵山门里,建有一座仙姑塔。
据《马山志》记载,仙姑九岁才开始学说话,十五岁那年六月二十八日,忽然面壁端坐,似停止呼吸。醒来后出口成章,突然执笔著文,惊动朝野。光宗皇帝传旨仙姑入宫朝见,亲笔赐其“慧觉禅师”法号。刘仙姑先道后释,晚年从京师返崂山明霞洞,后又移居家乡白云庵。
所以,这位仙姑与前面三篇博客介绍的仙姑不同,不是吃仙桃坐化成仙的。
清顺治十三年,即公元1656年,后人在白云庵前建墓塔供奉。据传,一百多年后,因塔上之禅师像设被盗而逐渐坍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时,由山东村东南隅移至村南隅,独处于原白云庵侧之院落中。墓塔为九级砖石结构,塔前两株巨大的松柏粗可逾抱,塔内塑有慧觉禅师像,及所著珍贵的经卷,塔下则为禅师的墓室。公元1966年8月29日,墓塔炸毁。白云庵也毁。1993年6月,一座崭新的白云庵崛起在村西,古朴庄严,慧觉禅师墓塔也正在募资修建中。
慧觉禅师塔,砖塔共有九层。塔门朝东,红门刻有金字对联。
上联:塔高九级凌霄汉
下联:门对二崂混洞天
塔匾为张仁泽书。张仁泽,山东省即墨市人,1955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青岛市书画研究院理事,即墨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集贤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即墨市政协委员。
塔下一层为仙姑墓,有新修建的墓碑。
塔上全是假窗
塔二层墙面,有线刻石碑七块。
一层墓室前,众财神和观音菩萨云集。
塔内供奉刘仙姑像。
刘贞洁,字恒清,俗称刘仙姑,山东即墨马山东农家女。刘贞洁9岁始能言,年15目不知书,但能领略道经要义。明万历年间,慈宁太后传旨派车马将其接至京城,听她详述了《体原》、《豁悟》等八部经,赐号慧觉禅师。平日巾袍道装,人以仙姑称之。后入崂山,居明霞洞之东铁佛涧,又居明霞洞与慈光洞,后由其侄迎归故里,于其村东筑白云庵居之,死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年71岁。
塔内二层壁画
皇帝亲见刘仙姑。
刘仙姑除了能祛病消灾,还能送子延寿。
邑人著名学者蓝水先生有诗曰刘仙姑:
立志愿承孙不二,玄门又有妇人焉。
游心方外坐论道,家世淮南夙好仙。
多事争山东至海,何劳乘传北朝天。
也教江壁九年后,书续八公廿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