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威士兰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世界历史网 2021-04-24

斯威士兰王国(英语:The Kingdom of Swaziland),简称斯威士兰(台译史瓦济兰)。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国土总面积17363平方公里。人口61万(1983),斯威士人约占90%,6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是姆巴巴内。

15世纪后期,斯威士兰人由中部非洲和东非逐渐向南迁移,16世纪定居于此地并建立起王国。1907年后成为英国“保护地”。1968年9月6日宣布独立,定名斯威士兰王国。国王索布扎二世在位61年,1982年8月逝世,大王后泽莉维摄政。1983年,“王室委员会”立马科塞蒂韦王子为王储,由王储之母恩通比王后摄政。1986年4月25日,马科塞蒂韦王储登基,称姆斯瓦蒂三世。

斯威士兰是南部非洲唯一迄今仍禁止政党参加选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实行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之一。

1、早期历史

15世纪后期,斯威士兰人由中部非洲和东非逐渐向南迁移。

16世纪定居于此地并建立起王国。

18世纪中期有一支讲恩古尼语的班图人在斯威士兰定居形成斯威士人。

19世纪初,酋长索布扎一世逐步征服北方诸部落,在中部曼齐尼立王都,建立斯威士兰王国,创建了军队,并设立一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他同邻国祖鲁王国建立了睦邻关系。

2、殖民者入侵时期

19世纪30年代,布尔殖民者在大迁徙中侵入德兰士瓦。

1846年布尔殖民者以非法手段夺走斯威士人的大片领土。

1879年在斯威士兰西北地区发现金矿后,布尔人纷纷迁入。英国在1877~1881年统治德兰士瓦期间支持布尔人对斯威士兰土地的侵吞。80年代英布双方在承认斯威士兰独立的同时,继续侵犯斯威士兰的主权,通过划界侵占大片土地。德兰士瓦共和国为取得印度洋出海口,力图将斯威士兰沦为其保护国。

1895年它以尊重英国在林波波河以北地区的利益作为交换条件,接管了斯威士兰的行政权。

英布战争结束后,1903年英国从德兰士瓦共和国手中接管斯威士兰。

1906年,斯威士兰成为英保护国。

1907年,英国进行土地分配,将全国 2/3土地划归几千名白人殖民者所有,而仅给数10万斯威士人保留 1/3土地。缺乏土地的斯威士人被迫到南非矿山做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威士兰经济迅速发展,并建立了大型石棉矿和铁矿专供出口。贸易输出额按人均计算居非洲前列。欧洲人继续迁入,总数达7000多人,控制了全部工矿和商业企业。殖民政府通过酋长制度控制人民。

3、斯威士兰王国独立

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960年成立了斯威士兰进步党,它主张通过“一人一票”的普选实现民族独立,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要求重新分配土地。

1964年,最高酋长索布扎二世组织“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该党主张同南非保持友好关系,有一定的反英情绪。60年代,各党派在宪法问题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1964年1月,英国强行实施被斯威士兰举行公民投票否决了的新宪法。

斯威士兰工会运动发展迅速。1962年成立斯威士兰矿工联合会。

1963年恩格瓦尼民族解放大会领导的工人罢工运动波及全国各地,英国从肯尼亚调军镇压,逮捕恩格瓦尼民族解放大会领导人。

1964年6月举行立法会议选举,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获得立法议会大部分席位。

1967年举行大选,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组成内部自治政府。同年4月25日索布扎二世即位为斯威士兰国王。

1968年9月6日,斯威士兰宣告正式独立,定名斯威士兰王国,索布扎任国王。

4、独立后的斯威士兰王国

1973年4月,由于反对党力量日益加强,索布扎二世宣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由国王接管全部司法、立法和行政大权。

1978年8月,A.兹瓦尼组成斯威士兰解放运动,宣称要推翻现政府,建立“人民政府”。

1978年10月政府宣布新宪法,承认1969年东、中非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卢萨卡宣言》,反对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

1982年8月21日,索布扎二世去世,暂由母后泽莉维摄政。

1983年8月,摄政母后泽莉维被废黜,“王室委员会”立马科塞蒂韦王子为王储,由王储之母恩通比王后摄政。

1986年4月,索布扎二世之子马科塞蒂韦王储继任新国王,称姆斯瓦蒂三世。

1993年10月举行全国大选。由于这次大选是依照1992年实施的"廷克汉德拉"传统选举法(也称部落居住区选举法)进行的,因此遭到"多党制"提倡者的强烈反对,抗议活动一度此起彼伏。

1996年以来,斯威士兰工会联合会(SFTU)发起数次大规模全国罢工,提出解除党禁,实现民主化进程等政治要求。斯国王为缓和局势,成立修宪委员会。但此后,原定于1999年底完成的修宪工作一直推延。

5、现代时期

斯威士兰政府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加速实施企业非洲化,重视发展农牧业;同时注意吸引外资,鼓励私人企业。斯威士兰与南非保持经济、贸易等关系,与南非有关税同盟条约。

斯威士兰政局一直比较平稳,但2000年国内不稳定因素增长。群众示威此起彼伏,要求民主化进程再掀高潮。年初,《斯威士兰观察家报》因刊登透露政府内幕的文章,并拒绝交出消息提供者,被政府强行关闭。新闻界为保护媒体自由与政府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斗争。10月,王室因边境土地占有权问题,引起斯民众不满和义愤,引发一场全国性争取民主化进程运动。11月中旬,在斯工会联合会的组织下,斯大学、全国教师协会、斯郊区委员会及一些政治团体举行了全国罢工、罢市和罢课。政府派出大批警察进行武装干预,数名工会领导人被捕,不少示威者被打伤打死,斯大学关闭。美、英等国以经济手段向斯政府施压,要求斯修改现行的工业关系法。斯国王派首相到美国斡旋,目前危机已经结束,局势基本稳定。

2001年,斯威士兰政局总体平稳。3、4月份,多党民主的呼声再度高涨。继2000年年底斯政府禁止斯教师协会(SNAT)和护士协会召集的群众集会后,斯工会联合会继续发动工潮,要求政府解除党禁,实行多党民主。5月,政府查封了《国家》和《保卫者》两家新闻刊物,进一步激发了矛盾。工会向国际社会呼吁取消对斯援助,以对斯国王施加压力。6月,最高法院做出有利于反对派的决定,国王因此颁布法令,称禁止报刊、杂志和书籍发行的权限不再属于法院,并称任何针对国王的声明都是违法的,且不可保释。但在国际压力下,国王被迫取消了该法令。"9·11"事件发生后,国王乘国际社会忙于"反恐"之机,加大了对反对派的压力。

2002年10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向国王提交了新宪法草案,仍未包括有关解除党禁、实行君主立宪制等内容。 

2005年9月3日,斯威士兰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芦苇舞节,大批少女手持芦苇聚集在国王姆斯瓦蒂三世的皇家宫殿前,等待国王的甄选。如果国王愿意,他将在这次芦苇舞节上选出自己的第十三个妻子,目前姆斯瓦蒂三世已经拥有12个妻子。斯威士兰是非洲唯一一个实行绝对君权制的国家。姆斯瓦蒂三世的父亲在1982年去世时,拥有超过70名妻妾。

2006年2月,斯威士兰新宪法正式颁布实施,仍然维持了国王对斯司法、行政、议会事务的绝对权力,对政党合法化问题表述模糊,引起斯威士兰民间社会极大不满。一些民主进步力量认为新宪法违背民意,强烈要求开放党禁,近几年斯威士兰反政府、要民主的罢工、游行、请愿时有发生,但均未撼动王室权力。

2008年5月,斯威士兰政府以反恐为由逮捕人民联合民主运动(the People's United Democratic Movement)主席马苏库,并威胁将解雇参与进步活动的公务员。9月,斯威士兰举行新宪法实施后的首次议会选举,多数进步力量予以抵制。国王在选举后任命了新内阁。近年来,爆发多起大规模示威活动,要求国王退位、解除党禁、还政于民。

2014年8月27日至9月2日,南部非洲国家斯威士兰举行一年一度的“芦苇节”选秀女活动。近10万名未婚处女手持芦苇,袒胸露乳,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接受国王姆斯瓦蒂三世的遴选。8月30日,他迎娶2013年“芦苇节”选出的辛蒂斯瓦·德拉米尼为妃子,将后宫佳丽人数增加到14人;他还宣布2014年的选秀活动开始,将进一步从民间搜罗美丽处女充掖后宫。

2018年4月19日,姆斯瓦蒂三世在建国纪念演说(同时也是他50岁生日庆典)中向世界宣布,他要将他的国家斯威士兰王国的名字改成eSwatini(台湾称“史瓦帝尼”)。

本文发布于世界历史网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原文摘自于世界历史网:http://www./siweishilan/lishi/1052.html,谢谢配合!


 莱索托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南非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中非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马拉维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赞比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你了解过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