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亭 | 带你认识治疗风湿的中药——青风藤

 陈XUEBIN 2021-04-25

人们常说的风湿,中医称之为“痹病”,其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密切相关。如何顾护正气,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风湿亭”将每周推送有关风湿防与治的科普知识,教您远离风湿,为筋骨强壮保驾护航!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何羿婷

在我国南方的大山里,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植物,它披着手掌大的绿叶,细长的藤条纵横交错,这种植物可能就是风湿病常用的一种中药——青风藤。或许古人在端详青藤绿叶之时,感受到了山间清风拂面,才给它取名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青风藤?

青风藤,也叫大风藤、寻风藤、青藤。青风藤有两种植物,它们是防己科的植物青藤、毛青藤。如上文所说,这两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很多省份都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大山之中。它又细又长,长度可达20米,而藤茎的直径只有0.5-2厘米。如下图所示,左边是青藤,右边是毛青藤。

秋冬季节时候,把它们采下来,去除掉叶片和分枝,只留藤茎,然后晒干切片,就制成我们的中药饮片青风藤啦。

中医怎么认识青风藤

说起本草类书籍,大家最熟悉的一定就是《本草纲目》。青风藤最早就记载于这本书上。《本草纲目》中说它可以“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另一本古籍《本草便读》中说“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大致意思就是可以治疗关节僵硬疼痛以及一些皮肤瘙痒肿胀等症状。现代中药学认为青风藤这味药,性平,不寒不热,味道苦、辛,功效可以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治疗的疾病和古书中记载的基本一致,可以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木不仁、皮肤瘙痒,或是水肿、脚气肿痛(不是脚臭的那个脚气哦)。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人体有“肝、心、脾、肺、肾”五藏,其中,风与肝,湿与脾相通。而青风藤归肝、脾两经,故善于治疗风、湿两种邪气引起的疾病。

青风藤这味药有一个特点就是止痛力强,常用于关节疼痛比较剧烈的风湿病患者,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风湿关节病在中医理论中叫做“痹症”,《黄帝内经》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症主要是因为人体正气亏虚,风寒湿等邪气乘虚侵入体内。随着病程的延长,“久病入络”,邪气停留在络脉导致人体络脉不通,就会感觉僵硬、疼痛。而青风藤一样的 藤类中药,其形状纵横交错,像是络脉,这类药多可以入络,可以祛除停留在络脉的邪气,所以可以治疗一些像是关节疼痛的络脉疾病。

青风藤如何服用?

青风藤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可以像其他中药材一样煲成“良药苦口”的药汤。还可以配合其他中药做成药酒,敷在关节上或者涂在皮肤。此外,现代科学家们还将青风藤的有效成分——青藤碱提取出来做成口服药片或者静脉注射液,比如常用的成药“正清风痛宁”。现代药理研究青藤碱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作用,可以应用在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等多个领域。

青风藤有没有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也不能乱吃啊!青风藤有小毒,临床报道中说,过量服用青风藤会出现呕吐、四肢麻木、加重关节痛、过敏等副作用。所以青风藤不同于一般的养生中药,不能当保健品吃。何主任在门诊时,使用这味药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各位朋友一定不要擅自服用,有疑问要咨询医生。

青风藤是近两年医学领域热门的中药,它不但取材容易,而且临床效果好。相信随着中医西医的研发展,一定可以发现更多这类“价廉物美”的好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