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有个高傲自大的贵族,创办了一个有奖节...

 老张的水晶刀 2021-04-25
奖金高达100万英镑。但贵族设置了一个无解的难题,上千参赛者都没能赢走奖金。直到一个年轻人出现,居然用一个“无耻”的方法赢走了大奖,震惊电视台所有人!

贵族创办了这个节目,纯粹是为了消遣娱乐,但他又自负地证明自己最聪明,便亲自在节目中设置了“囚徒困境”的环节,确保没人能够破解而赢走那100万英镑。
 
节目会有四名选手参加,然后淘汰到只剩下两名来角逐100万的巨款。
角逐环节是这样的:
主持人给每个人两个球,其中一个写着“平分”,另外一个写着“偷走”,两名选手需要从中选择一个球。
 
根据两个人的选择,会出现3种情况:
两个人都选择了“平分”,那就两个人平分奖金。
如果一人选择“平分”,另一个选择“偷走”,那么,选择“偷走”的人拿走全部奖金,选择“平分”的人出局,一分钱都得不到。
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偷走”,那么,他们同时出局,谁都拿不到一分钱。
 
贵族还自大地放宽了条件,允许两人在做出选择前进行商量,但最终选择时必须单独进行选择。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博弈游戏,相当于两个人在被捕前串供,但审讯时仍然隔离囚禁。
 
在这个规则之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中一人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一定会选择“平分”, 同时让对方也选择“平分”,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平分奖金。
但事实上,到最后选择时,他一定会选择“偷走”,而另外一个人不相信他,也会选择“偷走”,于是两人全部出局。
 
这个节目,将囚徒困境玩到了极致,一度没有任何选手能够拿走这100万英镑。
直到,一个名叫尼克的街头混混走了进来。
 
尼克在那期节目中运气不错,杀入了最后的角逐,他的对手,或者说伙伴,名叫亚伯。
亚伯与以往几期的选手一样,向尼克保证自己一定会选择“平分”,恳请尼克也选择“平分”。
然而,令亚伯没想到的是,尼克非常的强硬地表示:“直说了吧,我一定会选择'偷走’!”
 
听到这话,不仅亚伯懵逼了,就连主持人和观众都傻子。
这哥们儿,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而且,你TM这样直说选择“偷走”的话,别人还怎么跟你玩儿?
这不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吗?
 
不过,尼克又补充了一句,说道:“亚伯,我发誓,我一定会选择'偷走’。不过,只要让我拿走这笔钱,我也一定会在节目结束后和你平分!”
亚伯当然不可能就这样信任陌生的尼克,气得大骂尼克无耻,但尼克就是丝毫不肯让步。
 
这样一来,亚伯就只剩下两种选择:
选择“偷走”,两个人都拿不到钱;
选择“平分”,尼克拿走全部奖金,但是有可能会在节目结束后与自己平分。
在这种情况下,亚伯只能选择“平分”,至少还有可能拿到一半奖金(只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尼克不一定会信守诺言)。
 
结果出人意料,亚伯理智的选择了“平分”,而尼克却没有像他之前强硬表示的那样选择“偷走”,而是同样选择了“平分”。
于是,两人平分了奖金,终于打破了贵族设置的囚徒困境。
 
这个故事是《墨菲定律》里的一个经典案例,讲的是如何破解囚徒困境,其中更暗藏着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囚徒困境,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生中的极度自私,在单次博弈中逼得人不得不放弃最优解而去追求避免最坏情况发生的次优解。
 
而破解之道也很简单,就是引入重复博弈。通俗地说,就是这次博弈结束后,博弈双方还将继续发生别的关系。

又比如真正的囚徒困境,两个人同时被抓了起来,都会自私地指控别人。但是,这时,如果这两个罪犯身后都有组织或者关系,一旦有人背叛就会受到报复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受囚徒困境所限了。
 
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暂时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太好的选择,但长期来看,却是有着极大好处的。
就比如“薄利多销”的服装店或者饭店等。他们都懂得追求长远利益。
 
类似“囚徒困境”和“重复博弈”这种好玩儿而又实用的理论,《墨菲定律》一书中还有很多,比如木桶定律、酝酿效应、基利定理以及鸟笼效应等等。
这些理论,书里都讲得深入浅出,辅之以通俗易懂的例子,阅读起来毫无困难,同时又能大幅提升思维能力。
 
方法或许会过时,但思维却是永远不变的。哪怕你只能理解《墨菲定律》里的某几个理论,你的思维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吃一辈子够用了。
这本书非常易读,不管是自己学习提升,还是拿来送亲戚朋友,甚至是给小孩子当礼物,都是非常合适的,绝对受欢迎,而且不用担心拿不出手——
毕竟,人人都想更聪明一些,见识更广阔一些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