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蔡兴宗忍无可忍谋废黜,沈庆之优柔寡断白送命

 沉映香 2021-04-25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79篇
目睹刘子业的凶残暴虐,蔡兴宗终于忍无可忍,暗地里图谋废黜。然而,蔡兴宗是一介文官,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要想发动政变,必须找握有兵权的武将合谋。一番思索之下,他想到了沈庆之。
沈庆之在揭发颜师伯和柳元景的逆谋后,主动向刘子业示好。仗着身份和功劳,他多次直言劝谏,刘子业对他渐渐不满起来。
沈庆之害怕了,从此闭门不出,不接待任何来访客人。
这天,沈庆之派侍从范羡去蔡兴宗那里办事。蔡兴宗让范羡转告沈庆之道:“您闭门谢客,不过是要逃避无休止的请托。我对您并无所求,为什么也拒而不见呢?”沈庆之遂派范羡去请蔡兴宗当面相谈。
蔡兴宗借此机会游说沈庆之道:“主上所作所为,已丧尽人伦天道。要想让他洗心革面,没什么指望了。如今,他所忌惮的只有你一人;百姓所仰望依附的,也只有你一人。你威名素著,天下所服。举朝惶惶不可终日,人人自危,如果你举起大旗,有谁不响应?如果还是犹豫不决,岂只是大祸将临,将来天下都会骂你。你认真想想吧。”
这番话,蔡兴宗憋了很久,今日当面陈述,也冒着极大的风险。
沈庆之道:“我何尝不知现在的危险和忧患,但我已不能自保,只想尽忠报国,始终如一,一切听从天命。加上我年事已高,退职在家,手中并无兵权。即使想这样做,恐怕不能成功。”还是想明哲保身。
蔡兴宗苦口婆心道:“我们不是贪图功名富贵,只是想摆脱随时被杀的危险。殿中将帅都在倾听外界的消息,如果有一个人领头,那么俯仰之间大局立定。您累朝统领大军,昔日部将分布朝野内外,沈攸之等人还是您沈家的子弟,怎么会怕他们不响应呢?
况且,您的门徒、义附都是三吴勇士,殿中将军陆攸之是您的同乡,如今他去讨伐逆贼,拥有大量武器,现在正在青溪停留。您可以拿着他的武器配备部下,派陆攸之做前锋。我在尚书省内,自会率领文武百官,按照前代旧例,另立贤君。
另外,朝廷所做的很多事,民间讹传您也参与了。您现在迟疑不决,当有人在您之前起兵,那您免不了被当作帮凶。我听说主上多次来您这里,每次都是大醉,停留的时间很长,又听说主上经常单独进来,如此良机,绝不可错失。”
沈攸之,吴兴郡人,沈庆之堂侄,他少年丧父,家境贫穷。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南侵,刘义隆为此征发三吴壮丁,沈攸之来到建康拜见领军将军刘遵考,请求任白丁队主,刘遵考嫌他貌丑而拒绝,于是随沈庆之征战。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沈攸之随沈庆之征讨西阳五水蛮,升为队主。一年后,刘骏在巴陵起兵讨伐刘劭,以沈攸之为南中郎府长史,兼行参军。刘劭被杀后,沈攸之因功被封为太尉行参军、平洛县五等侯,后又改任大司马行参军。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沈攸之随沈庆之征讨刘诞,屡立战功。广陵城破,刘诞被杀,刘骏本欲对沈攸之厚加赏赐,但在沈庆之的劝阻下作罢,改任沈攸之为太子旅贲中郎。因此,沈攸之对沈庆之非常痛恨。
泰始元年(公元465年),沈攸之被任命为豫章王刘子尚的车骑中兵参军,并到宫中值守,与宗越、谭金等人深受前废帝刘子业宠信。
也许是顾忌沈攸之不会和他一条心,沈庆之不肯冒险,对蔡兴宗道:“听了你的至理之言,我非常感动。可是这样的大事,不是我一人做得了的。事到临头,我只能怀抱忠贞,一死而已。”
蔡兴宗没想到沈庆之竟如此顽固,叹息而退,忧心如焚。不过,沈庆之并没有告发他,算是保持中立。
青州刺史沈文秀是沈庆之的侄子,就任前率部屯兵白下,也来劝说沈庆之道:“主上狂妄暴虐,祸乱将至,独我们沈家受到宠信,人们都会认为我们和他是一条心。况且,此人喜怒无常,残暴无情,不测之祸,进退难免。现在人心思变,图谋他易如反掌。机会难得,不可错失。”
然而,任凭沈文秀再三劝说,直到落泪,沈庆之始终没有答应。沈庆之优柔寡断不敢出手,刘子业却率先对他动手了。
刘子业杀何迈时,估计沈庆之一定会前来劝谏,就先关闭青溪各桥。沈庆之听说何迈被杀后,果然前往劝谏,未获允许,只好返回。
刘子业由此认定沈庆之对自己不忠,派直阁将军沈攸之赐沈庆之毒药,命他自杀。沈庆之不肯,沈攸之就用被子将他闷死,享年八十岁。
可叹沈庆之一代名将,最后竟以如此不堪的方式被结束生命。归根结底,他还是读书太少,不懂大势,拘泥于小忠。
得知父亲被杀,沈庆之的儿子侍中沈文叔打算逃走,又怕像刘义恭那样被肢解,对弟弟中书郎沈文季道:“我可以去死,你能报仇。”
于是,沈文叔喝下给沈庆之的毒药而死。沈文季挥刀飞马逃走,追赶他的人不敢紧逼,最终免于一死。
沈庆之被杀后,刘子业对外诈称他是病死,追赠为侍中、太尉,谥为忠武公,葬礼也很隆重。
沈庆之死后,领军将军王玄谟几次痛哭流涕劝谏刘子业刑杀过度,刘子业很恼火,民间开始讹传他也被杀了。
蔡兴宗曾担任东阳太守,而王玄谟的典签包法荣也家住东阳。于是,王玄谟派包法荣到蔡兴宗那里打探消息。
蔡兴宗对包法荣道:“领军恐怕此时更为忧虑。”包法荣道:“领军近日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总说逮捕自己的人就在门外。”
蔡兴宗道:“领军应该想办法自救,怎能坐等大祸临头呢!”顺势让包法荣劝说王玄谟起兵反叛。
然而,王玄谟也不敢挑头,让包法荣向蔡兴宗道歉道:“这件事没那么容易,但我决不会泄漏你说的话。”
老了老了就开始怕死了,年已七十七岁的王玄谟也变得畏首畏尾。看来,诛杀刘子业这事儿还得留给年轻人来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