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回顾清华大学的历史发展

 世界历史网 2021-04-25

今日,随着晨曦徐徐拉开帷幕,清华大学举行升旗仪式,迎接110周年校庆日的第一缕晨光。师生和校友们在主楼广场前整齐列队,目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共同为母校送上诚挚的生日祝福。

护卫国旗进场

校庆日的清华园,处处洋溢着热烈浓郁的喜庆氛围。早7时整,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护卫国旗进场。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清华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师生和校友向国旗致以庄严的注目礼,深情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母校生日的祝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清华园,激励着清华人投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

马璞杰琳发言

国旗仪仗队队员代表马璞杰琳在题为“行稳致远砥砺同往”的演讲中,回顾清华建校110年来“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的光辉发展史;讲述了仪仗队参与北京冬奥会等重要志愿活动,展现当代青年风采的故事。她表示,青年学子会铭记总书记“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叮嘱教诲,铭记前辈们的殷殷企盼,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回顾清华大学的历史发展: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1、建立背景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2、学校发展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由校长“综理校务”,教务长、秘书长分管学校教务、行政事务,教师通过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1936年,国立清华大学院、系设置如下图所示:

1937年,学校面积增加到16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学校增建了生物馆、气象台、电机馆、化学馆、机械馆等大批系馆。

图书馆经过扩建,面积达7300余平方米,可容500人阅览,1935年藏书量达35万册。

1934年后,学校有58个实验室,装备了一大批先进设备、仪器。

新建学生宿舍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等名取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国治而后天下平”。

3、西迁入滇

(1)、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清华大学迁到湖南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校址为租用的湖南圣经学校。

1938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

1946年5月4日,梅贻琦在结业典礼上宣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面结束。次日,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成立。

4、复员清华

北平沦陷期间,清华园内建筑和设施遭日军严重损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开始接收清华园,并于1946年10月10日开学。

复员后,国立清华大学沿袭抗战前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与教学制度,并增设了农学院,在文、理、法、工学院中分别增设了人类学系、气象学系、法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和建筑工程学系。

1947年,国立清华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共26个系,1个先修班,23个研究所。

1948年度,全校教师4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9人;在校学生总数增至2400多人。

1946-1948年间,国立清华大学共培养本科毕业生514人,研究生5人。校园面积扩大到1708亩,校内外总建筑面积增至112390平方米。

5、清华大学新起点

1949年1月10日,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到校,正式宣布接管清华大学。5月4日,新校务委员会成立,叶企孙任主席。10月1日,清华师生员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张奚若教授转呈的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为清华大学题写校徽。

1955年起,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清华大学相继建立了原子能、半导体、远距离自动控制、燃气轮机、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专业,设立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自动控制等系,并注意在这些新系内发展应用理科。

1957年,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等倡导下,高等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

1958年,清华大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提出并成功地进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1965年,清华大学共设12个系,开办40个专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清华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万人,校园面积比解放初扩大一倍。

从1949-197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共28140人,专科毕业生934人。

1953-1965年,清华大学共招收研究生987人。

1953-1966年,清华大学共招收留学生200人。

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实验室从44个减少为16个。1965年,清华大学实验室增加到83个。图书馆藏书从1949年的41万册,增加到1965年的132万册。

1966年,清华大学校园面积发展至3184亩,建筑面积达43.7万平方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