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不怕累, 就怕西红柿得晚疫病。 一、番茄晚疫病症状 番茄晚疫病也叫黑杆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番茄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一般说的番茄“疫病”就是指晚疫病。 ❶ 苗期感病:最初时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主茎发展,致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而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 ❷ 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 ❸ 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者叶缘开始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整齐,扩大后呈褐色。 ❹ 叶柄和茎部:番茄晚疫病病斑最初呈褐色凹陷,后变成黑褐色腐烂,引起主茎以上病部枝叶萎蔫,同时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番茄晚疫病为害茎部 ❺ 青果病斑呈油浸状,开始暗绿色,青果发病先形成油浸状暗绿色病斑,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呈云纹状,稍凹陷,病斑处较硬,果皮表面粗糙,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出白霉,迅速腐烂。 ▲番茄晚疫病为害叶片 ▲番茄晚疫病病果 二、番茄晚疫病与其他病害的区别 1、番茄晚疫病和番茄灰霉病 两者在叶片发病初期比较相似。晚疫病发病初期由于没有叶片大面积枯死萎蔫,很容易和灰霉病混淆。 ▲番茄早疫病 ![]() ▲番茄条斑病毒病 ▲番茄脐腐病 番茄晚疫病如何预防? 番茄重茬、种植密度大、雨水多、低温、湿度大、排水不良、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或者加重。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或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以及番茄处于生长的中后期,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选择抗病品种。 2、适当控制浇水,大棚番茄避免大水漫灌,尽量小水勤浇,挑晴天浇水,浇水后放风,避免棚内高湿;露天番茄浇水要做到雨季少浇,雨前不浇,雨后停浇,雨季到来要挖好排水沟,做到下雨随排水,防止地里积水。 3、合理密植,密度适宜,不要过密,及早搭架,及时整枝打叉,适当摘除植株下部老叶、黄叶和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采取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有减轻发病的作用。也可以给叶子上喷施一些磷酸二氢钾,提高抗病能力。 5、保护地生产要加强通风排湿,控制好湿度,避免叶面出现水膜的情况,要求我们要科学放风(如早上起来开小风排出湿气)。 6、清洁田园: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病果,减少初侵染源。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除去病叶、病枝、病果或整个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因为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一般气温在18℃~2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最快。在雨水多、气温急高急低、雾露大的初夏或晚秋最易发病流行。所以说清除病残体特别重要了,不可忽视! 7、药剂预防和防治 发病季节要提前预防番茄晚疫病:可以选用铜制剂、代森锰锌、百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氟吡·霜霉威、霜脲·锰锌、双炔酰菌胺等药剂,交替用药进行预防。 西红柿晚疫病发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后,要立即全面喷药,发病中心地块要反复3~4次喷药封锁,并将病叶、病枝、病果和重病株带出田外烧毁。 药剂可选用凯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银法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霜霉威、烯酰吗啉、克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增威赢绿(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50%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等防治。 阴雨天保护地建议熏棚或者喷粉防治: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进行预防或熏治。或采用喷粉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隔9天1次。 中国蔬菜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蔬菜(ID:zgsc95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