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的一首五律,说理深刻,黄庭坚也深受启迪

 12345csdms 2021-04-25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1-06

阅读和欣赏古诗,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能让人懂得很多道理。诗歌中寄托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也满载着诗人的人生感悟,所以细心品味优秀作品,就好像自己也经历了无数坎坷。

很多人一辈子读过很多书,有些道理却始终弄不明白。可是一旦栽了一个跟头,仿佛立刻就开了窍。并非读书无用,而是实践出真知,唐代一位诗人就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下面介绍刘禹锡的一首五律,说理深刻,黄庭坚也深受启迪。

图片

学阮公体

唐代:刘禹锡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图片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他一生仕途艰难、人生多舛,曾经多次被贬,却一直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心情一度非常压抑,有一次他翻阅魏晋时阮籍的《咏怀》诗,心中很有感触,于是便效仿其风格写下这首诗。

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坚信自己的正确主张,依然对前途充满信心,但同时他也总结了失败教训,并作继续战斗的准备,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

图片

首联就体现了作者胸怀大志,“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刘禹锡成为法家人物决不是偶然的,他年少时就刻苦读书,并怀有青云之志,并相信正道不随时俗迁移,更不为充塞着儒家说教的世俗所裹胁。

他行为正直,从不像有些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坑害别人。正因如此,即使多次遭遇挫折,他也不感到悲观失望。他认为挫折不是坏事,可以认真地从中总结教训,就能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图片

诗人认真细致地总结了各方面的经验,并严肃地指出,“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虽然如墨绳一样正直,但如何能想到,有人却在密室中暗地里策划?

绳,指木工用的墨线;安知,哪里知道。刘禹锡是一位正直爽快之人,可是经过无数挫折之后,他终于看清世事纷纭、人情冷暖,很多事情不可一厢情愿。为人处世必须时刻睁大眼睛,不仅要待人坦诚,还要提防那些明枪暗箭。

图片

不过老刘遇事总能三思而行,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毫不慌乱。颈联就展现了思辨的光辉,“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百战百胜,也难料敌如神;多次受伤,自然就变成良医。

三折,是一个典故,《左传》上说 “三折肱,知为良医。”肱,指上臂。北宋的黄庭坚非常欣赏刘禹锡的才华,他的《寄黄几复》中有名句,“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就是受到老刘的启迪。

图片

最后诗人告诫后世,“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人生如果事事称心如意,怎能珍视志同道合的知己。换句话说,人生经过了几番历练,才能懂得不卑不亢、张弛有度,得意时不张扬、失意时不消沉,当心怀坦荡,就势不可挡。

焉能,怎能的意思;己知,是知己的倒装。作者经过了多次被贬,不仅没有被击倒,反而喜欢清静安宁,更愿意独守一份安然!

图片

刘禹锡的这首五律质朴无华,却令人深思良久。特别是诗的结尾,表明了在曲折困难的斗争中,更加懂得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重要。作者决心要将这种友谊发展下去,所以他就曾经常与白居易诗书往来。彼此相互鼓励和扶持。

作者态度明确、意志坚定,也深刻地激励着后世,晚唐的杜牧、北宋的黄庭坚、以及其后的江西诗派都曾受到其影响。再细味最后四句,百胜不如三折,失意时才会慕知己,都是金玉良言,更令人醍醐灌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