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家所见,2021年,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读书写作营」。至于小伙伴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写作营?无非有两个目的:
但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发现很多人连最基本的读书写作习惯都没有。 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为什么我总是说,无论你是想提升自己,还是想变现,第一步先得养成习惯。
这也是在本文中,我想帮你破解的问题。 01为什么你想养成读书写作习惯,却总是做不到?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何为习惯? 简单来说,习惯就是不断重复做某件事。 比如,长期以来,你一起床,就会刷牙洗脸。你一有空,就会刷手机。这就是「习惯」。但习惯又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 好习惯则能助你实现人生目标,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坏习惯常常会阻碍你实现人生目标。 比如,你明明想拥有一个好身体,却时常晚睡晚起、暴饮暴食、抽烟酗酒。 这就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想养成好习惯,却总是做不到呢? 其实,这也不是你的错。因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是大脑的本能反应,是人性的弱点。 在生物学中,有一个结论: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所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迫使大脑不得不做两件事:
正因如此,才有实验表明:一切行为背后的反馈回路是「尝试—失败—学习—习惯」。 这是任何一个习惯养成的全过程。 在《掌控习惯》中讲到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的一个猫逃离盒子的实验。
这也间接说明:人脑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养成「自动化习惯」。 原因也是很简单。形成记忆,节省思考成本,为了更好地预测和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问题是坏习惯和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存在一点小区别。 人类养成坏习惯的的过程,更能符合大脑的运行机制。因为在坏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你所能得到的反馈机制是「尝试—刺激多巴胺分泌,产生快乐的感觉—习惯」。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及时满足」。 然而,好习惯的养成所得到的反馈机制,却是「尝试—失败,带来痛苦的感觉—学习中要对抗人性的惰性—成功带来的喜悦——习惯」。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延迟满足」。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养成习惯中,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觉。 前者,你在执行中,会感到爽和快乐,如玩游戏、刷抖音。 而后者,你在执行中,会感到痛苦,如自律、运动等。 所以,养成读书写作习惯难点在哪里? 难在你能得到的有效反馈「慢而少」。 例如,初学者,刚开始看书。这也许很难让你的生活发现实质性改变。写作也是如此。你明明很痛苦地憋出一两篇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却不能获得理想的阅读数据,更不要说是变现了。 当我们没得到理想的反馈时,我们自然会反思自己是否在做无用功。想到这里,大部分人就会选择「放弃」。 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死在半路上了”。 02养成读书写作习惯,你需要先做好哪些心理建设?你有没有发现: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些通通都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你还活得太舒服。你潜意识还不太乐意改变。说白了!你只不过是嘴巴里说说而已。也就是说,你看到别人变好,自己想跟风,但从心理上,你还没全认可。 我也是如此。比如,我总是想让自己早睡早起晨跑。但有时候,我也会做不到啊!为什么呢? 因为「早起早睡和晨跑」这件事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我自然就爱理不理,爱做不做的。 同理,有很多人想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自己却做不到。因而,反过来说:“超羡慕屋屋能持之以恒地读书写作”。 那我是超人吗? 为什么我能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而你却不能呢? 其实,我跟所有人一样。我也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养成读书的习惯。相反,在读书的年代,我更厌学。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发现泯于众人。我并没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找出路了。可是,我并没有太多资金可以支撑自己去学习其他技能。像琴棋书画这类才艺,前期都需要做一笔大投资。 我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读书。因为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投资。你花几十块钱买一本书,就能学到大师们一生的智慧。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留心搜索,还可以找到诸多免费的电子书。考虑到这一点,我想到自己所要花费的最大成本无非是时间成本。 所以,我暂时舍得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投资自己。 这一年是2018年,也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 一开始,我并不懂得「如何读书」。所以,我陆陆续续地看了几本提升阅读力的书。后来,我发现「以写带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又开始学写书评。接着,我加了一些书评群。如此一来,我就有更多免费赠书写书评的机会。这不仅能逼我每天读书,还能倒逼我输出。一举两得。 这一整年下来,我就读了60多本书,写了几十篇不像样的书评。 正因如此,我从养成了读书写作习惯。 回头想一想,我这一年,收获了什么呢?最多也就几十本免费的纸质书。可后来,我又把这些书送给别人了。所以,2018年,我的经济回报几乎是零的,甚至是负的。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问了。那我为什么还想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原因很简单。我想改变现状。我想提升自己。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改变是在好的基础之上,让自己变得更好。其实不然。真正的改变,是从最糟糕的状态开始。如果你总是想改变自己,却迟迟没行动。绝大部分,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状态还挺满意。你还没有动力和压力,下狠心去改变。 这也是养成习惯之前,你必须做的第一步心理建设: 一个人想改变,往往不处于最好的状态,而是最糟糕的状态。 第二:你要有一种“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笃定心态。 我多次问自己:“如果时代变了,读书写作不能变现,那我还会继续读书写作吗?” 我内心的答案是会的。所以,如大家所见,我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蹭热点,甚至是做标题党。我始终在写自己做得到的事,分享对大家有价值的内容。哪怕只有小部分人看到,也是没关系的。这就是我的价值观和写作态度。 第三:给自己一些外部反馈。 我在想,在2018年,如果我没有把自己的书评发布在豆瓣上,那就没那么多编辑找我约书评,也没那么多读者认识我。我很可能写着写着就放弃了。 同样,在2019年,如果我没有下定决心做读书营,帮助更多人养成读书习惯,那我可能也不会研究自媒体行业。 在2020年,我没写深度文章,没有获奖,那我可能没有动力研究写深度文章和专栏。 所以我想说,我们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你不断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就有可能链接到志同道合的同频人。跟同类人待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相互鼓励,同频共振,越走越远。 这也是正向反馈带来的无限力量。 第四:先设想一个最糟糕的结果。 在每做一件事之前,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画一个「成功的大饼」。当事情的发展没符合自己的成功预期,人们就失望而归。而我却相反的。 在每做一件事之前,我都会先想好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接下来,我再判断这件事值不值做。 比如,读书写作这件事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我能在读书中成长,在写作中赚钱。我甚至能在这个过程中链接到优秀的同类人。同时,我还能做好原始积累,并开启创业之路。 而最糟糕的结果又是什么? 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写作,但最后我发现这既不能提升自己,也不能赚到钱。我甚至可能变得越来越孤僻。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认为读书写作的利大于弊。 原因是读书写作能给予我更多机会。而我却只需要投入时间,仅此而已。 在我看来,每天花时间去读书写作。性价比是超高的。至于,我该如何避开读书写作所带来的不好「陷阱」。这也完全看我的个人努力和修行了。 总之,我认为读书写作是人类基础技能,是提升自我的好武器,是副业赚钱的好把手。所以,这是一件值得做,并且越早做越好的事情。 这就是我个人的价值判断。 也是,在开始养成读书写作习惯之前,我们要做好的四大心理建设。 03如何养成读书写作习惯?方法很简单。掌握这套「234」的养成习惯密招就够了。 1.两分法 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画一条竖线,左边写下没养成习惯的后果,右边写下养成习惯之后的理想效果。以读书写作为例。 接下来,你再花点时间继续思考:
当你能拿出一张白纸,写出这些问题,你也就清晰「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以及「我要花多少时间,用什么形式去做」。 2.执行的三角模型 思路是这样的。
比如,在2018年,我是如何利用这个「执行三角模型」养成读书写作习惯的。
这就是我养成读书写作习惯的闭环。 在这里,你可以反思自己的读书写作闭环是什么? 我发现很多人要么少了触发读书的武器,要么苦读书,苦写作,又找不到正向的反馈闭环。这就是你觉得读书写作难的根本原因。没有构建一个正向的反馈闭环,人是很难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这是为什么我总是对大家说: 读书最好的模式是以写带读; 而写作最好的模式,是利用平台,倒逼输出。 3.矩形法 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说:“我已经下定决心改变了。我也按照你说的去操作。 第一步:做好心理建设; 第二步:利用两分法,想清楚我想要什么; 第三步:我还利用「执行三角模型」,给自己营造一个利于养成习惯的环境。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会懒,会坚持不了,怎么办? 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建立一个空白文档,或者是一本日记本。然后,给自己的画一个矩形图。 横向项,写出要执行的事项和理想效果。 纵向项,写出完成程度。 还是以读书写作为例,你可以这样画图。 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数据说话,也是让自己的成长可视化。 这样一来,你也就知道自己每一天,有没有进行读书写作,花了多少时间去读写,效果如何。 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吧? 其实,这一点也不麻烦。在印象笔记或者石墨文档,新建一个Excel表格,你每天读完书之后,花2分钟的时间,复盘并录入数据即可。 每月,你再定期回顾,复盘当月的读书写作战绩。 我相信,坚持一个月后,你会被自己感动到。 原来,我也是如此努力的。 原来,我真的做到了。 总结一下在本文中,我给大家讲了「习惯养成」三大部分的内容。
以上就是今日的全部内容。在这里,我想给你布置一个小练习:
欢迎把你自己的答案发在评论区。我会逐一阅读并回复哦~ 最后,我还想送给你一句话。 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
|
来自: 昵称4889807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