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娘子城的秋

 吉普赛冰块 2021-04-25

我忧郁而轻快,我的哀愁是明亮的。

——题记

  任何城池都会(总体一天)人去楼空,在秋阳荒草之际,很难有团圆的期许,像是一部真正的悲剧。它没有悲欢离合,它兀自立着,秋风再凄凉,它依然是立着,笑人愁笑人哭,笑人追忆流年似水,笑人万里感怀悲秋。

  这座边缘的城,天寒人肥,秋阳渐斜,影子被拉的很长,像是木偶线,操纵着人的行走坐卧。

  人在这城池间浪游,我也是这浪游人群里的一卒,迷离中我总感觉这影子变化成了人,人成了影子。但影子只能是影子。一阵寒躁的风吹来,清醒的瞬间我恍惚间看到这城池正在向我微笑。

  空中的鸿雁,成群南飞。它们只顾奔着温暖前行,募地,便只留下我和这青色的古城墙与地上飘摇的荒草了。这城池是见证过历史的巅峰与消沉的,最后化身成历史的遗书,送走迎来了一群又一群观览这古城墙的人们,留下了定格照片里他们嘴角的忧愁与这城墙的微笑。

  当然,也有个别人借着秋风凝视着这古城墙,倏悲疏愤,抚摸着古城墙,沉吟片刻,留下了定格照片里自己眼角的泪和这古城墙依然的微笑。

  无论何时,城墙都在笑,整个城池都在笑,我也跟着笑。就在这震荡的笑声中我的影子变大变长,与这城池的影子融为一体。这秋夜踏临了,我和这城池停住了笑容,在沉默中对视。

  “万里江山人入梦,千年依旧笑人愁!”我向这夜幕沉吟起来。

  这城墙忽然也答和了起来:“西风寒月吹孤影,岂笑人愁我不愁?”

  这一刻,恰于我与这秋夜的城墙一样了。它与我以及这广大的一切生命,之所以能生存下去,多半是幸亏了这隐藏的本领,这你笑我也笑的背后的虚伪。只等当这秋夜莅临,我与这城鞠躬谢礼,退入幕后,留给这秋风肆意,吹乱了荒草。

  这城依然兀自地立着,像当年三娘子城创建完成时的样子,只是多了几刀历史带来的刻痕。这是城殇,但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奔着这殇来的,人生之须臾与历史之沧桑在抚摸刻痕之时融汇,人似乎得到了某种升华,顿觉“今是而昨非”。人在这秋草古墙面前似乎也坚定了自己期望中的未来,涤荡与砥砺并存,慷慨曾经沧海,历史终会尘归尘,土归土。人也肯定不会例外,但留存下来的又是什么呢,这一点总是让哲学家们志趣盎然。

  谢别这城池的微笑,回到家中的温柔乡里,企图做一遭香甜的梦。梦不常有,却总是荒诞着现实,醒来回味着梦里遥不可及的种种,窗外白昼暗淡,瑟瑟秋风,阳光在发抖,几声野猫的叫声伴着这城市匆忙的一天走入常规。

  边缘的古城墙是笑是愁已经是另一端的事情了,在城市的这一端是不常会有感月伤秋的人的。人们无暇他顾,纸醉金迷总是任何城池里年轻人无端的痴想,这座边缘之城也肯定不会例外。但每当此城之秋携着荒寒的风忽然袭来时,人们会清醒片刻,一时间托遗响与悲风,问人生几何,叹去日苦多,然后该吃吃,该睡睡。此刻我想那古城墙应该又在嗤笑了。

  公交车里挤满了人,大致分为年老的人与年轻的人,他们互相博弈着道德与教育的底线,就与这短暂的座位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地对话。公路汽笛声交替着,穿梭于不愿意参与道德对话的那些工作就要迟到的人群中,迟到总是如约而至,抱怨给了城市的拥挤与前一晚留恋于夜店的狂欢与筋疲力尽的缠绵。

  压抑总要释放,电影院似乎是最佳的选择。影片中别人的悲欢离合是比对自己生活优劣的标准,通常我们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毕竟我们的人生不可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但电影落幕的时候,人群又复归了焦急,匆忙地离开就像当时匆忙地到来一样。清洁员随着人群的退潮上来清扫保洁,狼藉是肯定的。清洁员也有抱怨,但大都发生在一个空空的影厅里,无人过问。这是消遣的人群,于工作的人群会展现出更加松散的自己,毕竟那常规无聊的生活也唤不起任何人的悲伤,因为“学习——工作——婚姻——生子”是多数人的生活,剩下的之于抚摸那秋天古城墙的老者,毕竟他已经老了,早已经退出了焦躁的人群,偶尔会与公交车上的年轻人有过几声道德的对话,这便是他们全部的生活了。

  但年轻人的生活却总是老气横秋,难免不自叹生命的无聊,作为消遣的闲暇时光仍然想着昨夜的工作与领导同事最后一次见面时脸部的细微表情。他们刻意想将自己的生活按照历史遗留下来的弥漫的名言警句一样,把自己打造的五光十色,像王尔德为上流舞会精心筹备的句子,然后像盖茨比一样华丽地落幕,究竟总是一个悲剧。与真正的悲剧相比,难免东施效颦。

  这里(哪里都有)总有理解错了生活方向的人在杯盘狼藉之后发出妒忌与抱怨的自言自语,无济于事又浑浑噩噩。这座城市里的人几十年如一日,无所变化,按部就班,生活激情的一面总在隐藏。从此生此刻就望穿了未来,此刻就是这里很多人一生的命运:无力而延宕。青春在他们手中陨灭。焦急于生活,尽快完成历史遗书中规矩的人生,就业与结婚,生孩与教子,然后静待死亡。

  青年人的激情是一个城市的激情与魅力。但地处内陆天然而传统的封闭风气限制了人们肆意的想象力,不能、不敢、不愿、不想……在否定生活的冒险的同时也宣告生命的秋天提前踏临。这城墙的微笑里的人们一切不务实的言语总在弥漫与唾弃。想这罪因是这干燥的空气中几个谈闲天的迟暮的老人或者是某个落叶如舞的街道中一个独行的旅人。焦急的人总在焦急,浪荡的人依然在浪荡。生活将人群标注价签,泾渭分明,由此彰显阶级,却并不贵气。这并不值得骄傲,但人们却大书特书。生活总在扭曲的意识里达到荒诞的巅峰,然后开始指导几个年轻人轻松的沉沦。

  云不为人而走,水不依人而流,但这城却不能失却了人。一座空城是魑魅魍魉的世界,但世界总遗留着这样的城池。秋风从来如此,吹遍废墟,也吹满繁华,但唯一吹不到的,便是人心。总得杜撰个希望来睥睨这肆意的秋风,而人心是最复杂的希望,风险很大,但收获也定会是惊喜。

  历史上,有几个罪犯在秋天被斩,有几个志士在秋风中振臂高呼,旋即被杀死,有几个路人被流弹击中,横死当场,至少会有几个人存活下去,将秋风担在身上,向着新历史迈出一步又一步,秋风也吹过了一度又一度。

  沉沦慢慢落幕,激情重新登顶,期望中遥不可及的希望正在触手可及。在每个秋风呼号的深夜里,摸起一盏灯,望着没有月色的远方,那古城墙,那荒草,那曾经伫立在那里落寞的人。此刻,依然伫立着,听着秋风,心中涌起确信无疑的情感:我爱着这秋风,正如它的一无所有与千帆过尽后依然执拗的呼号。

  寒冬严阵以待,在这是否是最后一场的秋风里,恰是希望一贯如此的本来面目:今天、明天、后天,对,就在后天,那一天繁花似锦,艳阳高照(趟过今天),那一天千红万紫,春色满园(跨过明天),那一天你将从流放之地归来,带着明媚的忧伤,感受着欢呼雀跃的人群,独有一女子在古城墙上哀愁地望着你,而你毫无留意。

  此刻,难免有所遗忘,欢愉是主旋律。偶尔微风拂过,那倏忽间清醒的片刻,这才是那秋风真正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