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狱

 lvxingh 2021-04-25

  地狱,是诸多传统文化中人死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一说其实阴间和地狱的性质不尽相同,阴间也称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而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的监狱和刑场。

  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熔化的金属熔液浇灌。有人认为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传入前中国没有地狱观念。以着有《东汉生死观》的余英时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道教原本已有地狱观念,佛教传入后又影响后来道教的地狱概念。

  不同的信仰对地狱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与人死后的灵魂会到地狱受审、等待轮回、转世或受刑罚等事有关。地狱与痛苦的负面情绪有不可分割的联想,佛教认为地狱道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狱道的是囚犯即“罪鬼”,这与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各种文化中的地狱

  不同宗教所描述的地狱酷刑,都着重于对肉体进行折磨,虽没有描述过专门对受刑者的情绪、精神进行虐待和折磨的酷刑,但有些东方宗教典籍描述地狱酷罚对人的心识的折磨也是非常剧烈的,佛教称之所以受罚是由于“一切唯心造”。

  中国地区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

  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着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道教受其影响又发展出了十八层地狱的概念。

  地狱,是中国传统神话与宗教中行恶者死后进入的极苦世界,有一部分来自佛教地狱的概念。

  地狱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多隔间或多层的地下空间,行恶者死后的灵魂会被带到那里,以惩罚他们在世时所犯下的罪行。在佛教和道教的释义中,地狱的层数及其主管神灵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经典也有不同的描述,因而极为多样化。每层所处理的罪行和处罚方式有所不同;但均为残酷的折磨,直到他们再度“死亡”,之后又恢复原状,以便再次遭受酷刑。

  *概念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

  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着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道教受其影响又发展出了十八层地狱的概念。

  大概从汉代张道陵时,有三官大帝之说,分别为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分别管理天、地、水,而地官大帝统辖五岳名山与地府一切事宜,而又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因泰山是天子封禅所在,上通天庭,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后来又认为酆都为冥界入口,则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为是冥界主宰,但两者职能、属性、部属及管辖范围几乎一模一样,民间常常视为同一神,然而在道教有说法认为两神皆共掌阴间,酆都大帝辅佐东岳大帝执掌地府,类似现今的司法院正副院长。十殿阎君则为两大帝之部下。

  中国人认为地府大部分众生是安居乐业的,故相信这样的经济社会一定需要货币,中国人仿效了人间的黄金与白银,创造了地府的货币:冥纸,以焚化的方式传递给祖先,以资冥福。佛教传入后,民间受到佛教思想影响,认为阴间除了一般亡魂居住的地方,还有罪恶深重亡魂受刑罚的牢狱:是为“地狱”,一般人认为地狱是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间的“重狱”便是指“十八层地狱”。而十八层地狱分别由十殿阎君(阎罗王)掌管,地狱中最令亡灵痛苦的,是第十八层的无间地狱(即阿鼻地狱)。

  另有人相信,地狱众生受尽各种苦刑的煎熬,但通过冥币能够买通地狱中的鬼卒,而免于较重的刑罚,已故亲属的家人往往会在春节、中元节、重阳节、清明扫墓节等节日,焚烧冥纸给“阴间”的亲属。

  在佛教中,面燃鬼王(观音菩萨化现,道教则说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就是地狱一切亡灵的领导者,为亡灵分衣施食,并随之于中元节升上阳世,监督众鬼。另外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是拯救地狱众生的救主,由于佛法传播甚广,无论是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阎君、面燃鬼王等都被民众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护持者。民间还传说,曾经进入地狱拯救母亲的目连尊者,舍身于外道暗杀后,辅佐地藏王菩萨,立志普救枉死城众生。

  *历史

  地狱思想随着佛经的传译,由印度传入了中国。如,支娄迦谶所译《道行般若经》中有泥犁品一词,康巨译有《问地狱事经》,以及早期失译经《十八泥犁经》、《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等着作。自此至唐宋时期,源自印度教、佛教的地狱以及轮回、业报等思想,便逐渐被汉族民间接受,并为道教所吸收。

  至于阎罗王。被认为是地狱的主管,掌管阴曹地府。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罗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罗王观念:十殿阎罗王。

  另外,道教还传有驱邪考召的仪式,用以“拘捕为害鬼神精邪,并加刑询拷问,逼其招供”,并且在考召过程完成之后,依鬼律行法,对鬼魅处置或押赴地狱。对一般的亡者,则有为其“解冤赦罪”的炼度仪式,引导亡灵昇往仙界。佛教用来处理鬼魂的方式,则主要为念诵佛经、超荐拔济、施食饿鬼,以助其超脱轮回,或转生善趣。

  *十殿阎罗王

  中国民间信仰,受到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影响,有十殿阎罗王之说。此说源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领地狱,阎罗王更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又称十殿阎罗王,而十殿阎罗王及其一切部众受到酆都大帝与东岳大帝的管辖,负责管理地狱,还有许多的阴间事务则交由酆都六宫、阴司七十五司与四岳大帝负责,众神奉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为幽冥教主,并听命于旗下。

  十殿阎罗王各有其主、诞辰和专职,简述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传说是:东汉的蒋子文),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专司等活大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伍官王),二月十八日诞辰,专司众合大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传说是:北宋的包拯),正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大叫唤大地狱。

  第七殿:泰山王董(传说是:后汉的董极),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专司焦热大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传说是:五代的黄思乐),四月初一日诞辰,专司大焦热大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铁网阿鼻地狱与枉死城。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转世。

  佛教

  佛教以地狱(捺落迦)为六道(或说五道)之一,认为命终后,依生前所造善恶业力,而投生六道轮回,作恶业者,投生于地狱或其它恶趣,作善业者,投生于天界,修诸梵行、止观者,能导向涅盘脱离轮回。在佛教的宇宙论中,地狱界为轮回流转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可分为极为炎热、烧烫的火狱,以及极度冰冷的寒狱这两种类型。投生于地狱不是永恒的,地狱有情(众生)虽长时受苦,但亦会因为恶业报尽,而再次投生于他界。

  大乘佛教的菩萨圣者地藏菩萨,发愿于地狱之中(以威神愿力示现),救渡地狱众生。地藏菩萨生大悲心救拔六道众生,因地狱众生所受业报最为苦痛,故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悲切大愿。

  八热地狱

  八寒地狱

  十八地狱

  地狱的外围是铁围山,铁围山隔断了阳间与阴界,并且地狱的各个部分也是由铁围山隔断。

  据《十八泥犁经》有十八地狱,但非一层层的十八层,而是地底八火狱和天际十寒狱,以生前所犯恶行轻重,来决定受苦时间长短。每一地狱,又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和增寿一倍,全是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恶劣环境。

  佛教之地狱说是与其轮回观念有关,以便形象地解析“孽”与“果报”,以导人向善。

  印度教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Yama),后来演化为印度教的阴间的主宰阎罗王。其后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二十诸天之一。《玄应音义》中称阎罗王兄妹,阎摩与阎蜜(Yami),兄管男鬼、妹管女鬼。印度教只认为地狱是灵魂投胎转世的一个阶段。

  犹太教

  早期的犹太人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这并非早期犹太教的教义。据古波斯宗教的学者研究,“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犹太人并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旧约几乎没有提到过天堂和地狱。”此观念是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而产生的。

  基督教

  按照基督教《圣经》希腊文原文和意义分别是:

  *矶汉那(Geenna),指欣嫩谷,是过去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的一个谷地,当时的以色列人在此焚烧罪犯尸体(如果人犯罪严重就不配复活,因此犹太人认为不知悔改的人不配进入墓地安葬,只能扔到这个谷自然腐烂或者被焚烧)及生活垃圾。当时的人们还在垃圾上撒上硫磺以帮助燃烧,因此这个地方总是烟雾缭绕。

  *海地司(Hades),指死人的地方。

  *塔塔鲁斯(Tartaroo),描述撒但及其反叛天使堕落的动词,意思是“扔到tartar里去”。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各派别基本都完全接受地狱的概念,不像基督教那样,各教派对地狱各执一词。

  耆那教

  耆那教认为地狱是由恶魔掌权,罪人会受到折磨的,直到一生的积恶全都清除为止。

  古埃及宗教

  阿努比斯将死者的心脏与玛阿特的羽毛放在天秤上。要是心脏比羽毛重,代表该人罪孽深重。阿努比斯便会将他交给阿米特吞下,永远不得安息。

  古希腊宗教

  地狱(或音译为塔耳塔罗斯)不认为是直接属于冥界的一部分,祂是被描述位于由天界至尘世到冥界以降的遥远下方之处。此处相当黑暗无光,是个无穷的折磨空间;古希腊关于地狱是如同潮湿且阴郁愁苦的坑洞,周围有青铜的墙垣围绕着,并且在远处还有三层黑夜所笼罩。那里主要是以在尘世间违犯宗教上与道德上罪愆的极恶之人必须在此因他们在生前的所做所为接受惩治,尤其是亵渎神明的罪人必到地狱受惩。

  根据诗人赫西俄德的描述,一个青铜砧从天空落至地面需要九天九夜的时间,因此连一个客体从地面到地狱也是相同的时间量。

  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中详尽描写地狱的情况。但丁描述的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

  旅游景点

  中国重庆的丰都县以自古以来的鬼文化和鬼城而闻名。

  柬埔寨的吴哥窟南翼回廊有一浮雕壁画《阎摩的审判/天堂与地狱》,描述的是天堂和地狱的景况。吴哥寺内的三层方形回廊,分别象征着人间、地狱、天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