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金色年华554 2021-04-25

时运不济,跌宕起伏的晋国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自从晋穆侯死,其弟晋殇叔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篡位登基以来,晋国便正式开启了第一次的内乱。直到四年之后(公元前781年),晋文侯弑杀殇叔才重新使得晋国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晋文侯凭借勤王有功,政治清明,使得晋国一举成为春秋初期最为有影响力的诸侯国家。但好景不长,在晋文侯去世之后(公元前745年),其子晋昭侯为了拉拢叔父曲沃恒叔来对抗晋殇叔一族,便将曲沃赐予曲沃恒叔。奈何,曲沃恒叔不仅没有全心全意帮助晋昭侯,反而凭借在晋文侯时立下的赫赫战功,声望日益扩大,使得曲沃一举成为晋国第二个政治中心,甚至于超过翼城。

公元前739年,晋昭侯被杀,曲沃政权正式与翼城政权完全对立,晋昭侯的被杀,也代表着曲沃代翼的正式开始,晋国再一次进入内乱,这次内乱整整持续67年(公元前745年——公元前678年),直到公元前678年,晋武公被周天子册封为晋国国君。至此,晋国再一次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晋献公不仅继承了父辈的夙愿,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政治清明、任人唯贤的政治才华,使得晋国军事、经济都达到了空前实力,并且留下了“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赞歌。

就在准备待从头、涿鹿中原,朝天阙之际,在晋献公的晚年期间,晋国再次发生了动乱,这次动乱不同于以往的兄终弟及,叔侄争权,以及公族之间的谋权夺势,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父与子。

骊姬之乱——始作俑者

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封建社会各个阶层都约定俗成的基本制度,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最为核心的制度。广义的嫡长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并抱得美人归,是为骊姬和少姬。骊姬生子为奚齐,少姬生子为卓子,这两个孩子在之后都曾经短暂的成为过晋国的君主。很遗憾的是,他们都是晋国内乱的牺牲者,也是晋国再次内乱的导火索。这一切的源头都要从晋献公偏爱骊姬开始。

遇到爱情的晋献公不仅对骊姬宠爱有加,而且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予骊姬,哪怕是天上的星辰。那么对于骊姬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得上君王之位更令人垂涎三尺的。更加默契的是,晋献公也是如此想的,晋献公想要将君王之位传给骊姬之子,而骊姬也想靠着母凭子贵上位,于是这场阴谋诡计便开始了。

骊姬的离间之计

首先,骊姬通过贿赂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让其向晋献公进谏。以曲沃、薄地、二屈虽然属于边疆,但是没有强大的地方官为借口,让晋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夷吾,公子重耳派遣于三地,以示权威。晋献公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了。于是京畿之地,除了奚齐、卓子则再无公子。

其次,骊姬先是以晋献公梦到太子母亲,是因为想念的理由,将太子骗到曲沃行祭祀之礼,然后等到晋献公打猎回来之时,又将太子祭祀带回来的酒肉下了毒药。在晋献公想要品尝时,骊姬又以酒肉来自远方的缘故,提出让狗先试吃。狗死,太子陷害晋献公的罪名成立。虽然太子提前收到消息逃到了新城,但奈何太子一片孝心,他深知父亲离不开骊姬,若是申辩可能会要了骊姬的命,然而骊姬不能死,否则为不孝;但是如果不申辩,则自己要背负弑父弑君之名,乃是大逆不道,最终太子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紧接着,骊姬又诬陷公子夷吾和重耳知道太子下毒的内幕。于是,太子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二屈。晋献公以两位公子不辞而别,是为异心,将两位公子逐出了晋国。

最后,晋献公将其他公子也都逐出了晋国,最终晋国之地,除了奚齐与卓子外,再无公子。虽然一系列的阴谋诡计中,骊姬是发起者,但实际上晋献公才是最终的决策者,为了能够立奚齐为太子,可谓是煞费苦心。驱逐公子,以避免兄弟残杀,同室操戈的事情再次发生为其一;驱逐公子,以保证奚齐绝对权力为其二。但或许在晋献公的心里,博得骊姬一笑才是晋献公的唯一目的。

托孤之臣——以死尽忠

无论你何等伟大,作何努力,生而为人终究逃不过死亡的结局。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晋献公一生征战,将晋国的疆域扩大了三倍有余;一生唯才是用,晋有献公,然后有千里马;一生文韬武略,使得晋国的国力达到了空前。只是岁月不饶人,一代天骄,就此陨落,呜呼哀哉!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晋献公托孤荀息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情加重,自知时日不多的晋献公找来肱股之臣荀息,在与其推心置腹之后,于病榻前拜荀息为相国,并且将年幼的奚齐托付给荀息,愿荀息能够辅助奚齐继位,能够辅助奚齐管理朝政。同年,晋献公病逝,晋献公一生征战,将晋国的疆域扩大了三倍有余;一生唯才是用,晋有献公,然后有千里马;一生文韬武略,使得晋国的国力达到了空前。可是无论你何等伟大,作何努力,生而为人终究逃不过死亡的结局,一代天骄,晋献公就此陨落,呜呼哀哉!

里克弑杀二君

里克何许人也?里克——晋献公的肱股之臣,官拜晋国卿大夫。为人耿直,骁勇善战,在与晋献公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假道伐虢中,与晋献公里应外合灭掉了虞国,扫除了晋国涿鹿中原的阻碍。

里克弑君的缘由:其一,奚齐初立,论其功绩,地位,晋国本该由荀息与里克一文一武共同协助,但奈何荀息当上了相国,里克及其一干党羽却被暗中夺了军权;其二,里克原本就是太子申生的死忠,是天子申生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对骊姬、奚齐本来就心存抱怨;其三,奚齐远不如公子夷吾,公子重耳才能兼备。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里克弑君之前的准备:其一,里克拉拢了被夺军权,失势的官员;其二,里克拉拢了原本属于申生、夷吾、重耳的旧将:其三,里克为弑杀奚齐做了详细的计划,并不是鲁莽行事;其四,心理战,里克以长公子(公子夷吾、重耳)在外不迎立,而立幼子不合礼乐指责荀息。虽然荀息不为所动,但舆论中流言蜚语以起。

公元前651年,十月,相国荀息奉托孤遗愿,拥立晋献公(骊姬)之子奚齐继。武将里克借着举行晋献公治丧仪式的机会,派人混入了保护奚齐的卫兵中,将奚齐杀害。

同年十一月,荀息复立晋献公(少姬)之子卓子继位。但没有想到里克更为过分,竟然在朝廷之上将卓子弑杀。紧接着,荀息因愧对晋献公,于是选择了自杀。一代贤臣,就此陨落。

先君病榻前拜相于臣,且将奚齐托付于此,让臣护其继位。臣虽竭尽全力拥其继位,但却未能保全奚齐、卓子之性命,托付不效,伤先君之明,更负先君之托。臣荀息,唯有一死,以报忠心。

荀息死后,朝堂之上便再无人与里克相提并论,晋国的政权也暂时掌握在了里克手中。与此同时,晋国再次大乱,乱的是国无君主,乱的是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乱的是民心惶惶。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国无公族——弊端初现

国无公族的进程:

  • 1.晋献公采用土蒍之法,将曲沃恒叔,曲沃庄伯一族公子尽杀之,勉强生存下来的也逃离了晋国;
  • 2.骊姬用计谋逼的太子申生自杀,又逼得公子夷吾,重耳逃离晋国;
  • 3.晋献公为了保证奚齐顺利继位,也为了避免同室操戈事件的再次发生,将其他的公子也都逐出了晋国,使得京畿之地再无公子。
  • 国无公族是晋国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晋国人才辈出的原因,更是晋国一举成为当时最具有影响力诸侯国之一的主要因素。氏族大夫制度的取消,是异姓人才崛起的根本,但异姓人才的崛起,也为晋国埋下了伏笔三家分晋的伏笔,当然这是后话。

    春秋无义战(五):国无公族的弊端初现,命运多舛的晋国

    但是在晋献公去世之后,国无公族的弊端便已出现端倪,原因有三:

    其一,原本君主去世,应该是本族大夫主事,因为公族势力大,权力大,地位大,即使有造反者,也很容易被镇压,为新君的继位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晋献公时,国无公族,主持大事的是荀息,荀息没有绝对的实力压制里克,甚至于说荀息与里克是棋逢对手;

    其二,晋献公是连接文臣武将的枢纽,晋献公去世之后,朝堂之上没有能够成为轴心的人,维持党羽之间的平衡,所以导致了文臣不得不依附武将的局面。而真正有能力的公子重耳、夷吾正在流浪他国;

    其三,整个骊姬之乱中,站在舞台中央的不管是拥立者还是反对者都是异姓氏族,可以说是异姓氏族主导了这次动乱,而生为晋献公之子的奚齐、卓子则只是任人摆布的傀儡,毫无主导权。参照以前晋国的内乱,可全都是同室操戈。至此,同室操戈的晋国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异族的争权夺势。异姓氏族对于整个晋国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空前的影响力。

    晋国的异姓大夫模式,如果没有明君作为枢纽,便很容易发生动乱,晋献公去世便是国无公族弊端的第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