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曾祺:京剧演员要不要学会拉一点胡琴?

 cxag 2021-04-25

 赵荣琛由美返国途中在台北机场停留,为机场服务人员用胡琴拉了一段“小开门”,这使我想起一个问题,京剧演员要不要学会拉一点胡琴?

 很多京剧演员是会拉胡琴的。荣琛同志的老师程砚秋先生是会拉胡琴的。裘盛戎是会拉胡琴的。盛戎的父亲名净裘桂仙曾经是名琴师。谭富英、张君秋、马长礼……都是会拉的。

图片

赵荣琛之《荒山泪》

 这不是偶然现象。不是因为京剧演员整天接触胡琴,随便哪里都能抄起一把,兴之所至,拉着玩,拉着解闷儿,其中有一个道理所在。

 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是声乐和器乐是互相影响的。京剧尤其是这样。

 胡琴在京剧演唱中的作用不是伴奏(像唱洋歌那样),而是随奏。除了过门,胡琴所拉的腔和唱腔是一样的。胡琴的尺寸、劲头、气口和演员的歌唱基本上是一致的。胡琴的弓法、指法是受了演员的唱法的制约的。甚至胡琴的音色都是随着演员的嗓音走的。

图片

梅兰芳在部队与战士联欢

 琴师的流派也就是演员的流派。梅派有梅派胡琴,马派有马派胡琴,程派有程派胡琴。可是我们没有听说过有胡(松华)派钢琴、关(牧村)派黑管。要拉好哪一派胡琴,先得学好那一派的唱,因为拉胡琴实际上是用胡琴和演员一同唱,李慕良原来是学马派老生的,唐在炘是唱程派青衣的。这样他们才能和演员默契无间,严丝合缝,丝肉相生,珠联璧合。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反过来,演唱又是受了随奏乐器的制约与影响的。拿昆曲来说,很多昆曲好演员同时又是一个好的笛师。俞振飞就吹得一手好笛子。笛子的吹法直接影响昆曲的唱法。吹笛要不断地换气,故昆曲唱起来顿挫很多。吹笛子往往先闭前一孔,再开后一孔,故昆曲出字常稍高于本音。昆曲因受笛孔的限制,唱起来很少用滑音擞音,昆曲即用擞音,也是硬擞,像余叔岩唱《失街亭》“此一番领兵”以下那样的快速下滑软擞,昆曲里是没有的,因为笛子上吹不出来。

图片

程砚秋、俞振飞之《琴挑》

 同样,京剧的唱法的形式,和采用胡琴为主奏乐器是有关系的。京剧演唱的劲头、气口都是受了胡琴的影响的。“挑”和胡琴的“抹”,“擞”和胡琴的“揉”,密不可分。胡琴的空弦,不论西皮、二黄,都是最易有力度的,也是演唱时容易“得劲”的地方。胡琴得“给劲”,演员得借得上劲。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就会互相掣肘。如果一个演员熟悉胡琴的拉法,就会在自己处理唱腔时得到许多启发。我曾听唐在炘同志说过,程砚秋先生拉胡琴,是为了借助胡琴研究唱腔、唱法。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建议戏曲学校在培养演员时,教他们学会一点拉胡琴。

(《戏剧电影报》1982年3月2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