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十年后
八十年代初,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红遍大江南北。歌词振奋人心,曲调优美动人、旋律欢快流畅,再加上王洁实、谢丽斯两位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一度在年轻人中广泛传唱。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正青春年华,二十年后再相会,想想都是浪漫的、美丽的、多彩的。当年,意气风发,拍手相约;如今,重新聚首,只能回味流逝的芳华了。一个美好的约定,让人期待,让人神往,这种感觉,真的很美。这几年,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朋友,同龄人居多,因为有共同语言和爱好,所以,交往中其乐融融,快乐前行。晓寒老师是我在QQ偷菜时,为了增加收益随意添加的网友,从来没有说过话。八年前夏天的一个雨夜,我在电脑前斗地主,激战正酣,QQ上那个红色的小企鹅欢快地跳跃起来,她搭话道:“陪我聊聊天可以吗?我怕打雷,在医院打吊瓶呢,在线的网友就你一个。”这有啥不行的,怕打雷,一定是弱女子吧?我一个糟老头子怕啥,一来二去就算认识了。晓寒老师经常在网络空间写文章,她时常用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境,取材自由,独具匠心,不拘一格。律诗也写得不错,“春风十里花传讯,约我东园赏玉兰。”有些味道吧?我始终以为,一个写文字的女子,必定是有品位、有格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晓寒老师比我小四岁,家住东城,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的老师。(东微,还是她推荐给我的呢。)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无话不谈。各自的家庭状况了,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了,对网络空间的认知了等等。当时,常有网友见面,发生不该发生的故事的报道。一次,和晓寒老师聊天,说到网友见面的话题,我俩的看法竟非常一致:不通话、不视频、不见面。要是想见的话,那就相约十年后吧!这个美好的意愿就这样达成了。我觉得这样一个约定很有趣,和二十年后再相会一样很有意义。网络是虚拟的,就让它虚拟好了。心存一份美好,期待一份柔美,只关注,不打扰,彼此相望,让距离产生美不是更好吗?晓寒老师多才多艺,对工作热心、负责,孩子们喜欢她,家长们爱戴她,同事们尊重她,她也常常因此而自豪。2017年底,晓寒老师退休了,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聚会多了,外出旅游频繁了。从她的朋友圈和抖音里,看着她快乐的生活轨迹,真为她高兴,并由衷地羡慕她。只是雨夜打雷的时候,隐隐地为她担心,内心生出一份不安与牵挂。前年过生日,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回忆母亲的文字,也许文字有些伤感的缘故,晓寒老师读了,诚心诚意地承诺、邀约,等我六十岁的时候,她要给我过一个生日。我好一阵感动,屈指算来,六十岁那年,也正是我和晓寒老师相约十年的日子呢。我期待着与晓寒老师见面,其实,也只是一种期待而已。心中有这份美好,这份希冀,我已经很满足了。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茫茫人海,认识已属不易,相约十年后,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吗?电影《不见不散》我看过很多遍。剧中葛优饰演的刘元,幻想许多年后与徐帆饰演的李青见面的情景,常常令我感动。我也时常幻想着、编织着与晓寒老师见面的场景。冬日的一个午后,在东城郑州路或者金辰路边的一个茶座里,我穿着羽绒服、带着老花镜,翻着一本我喜欢的《读者》。一个优雅的女人,皮肤白皙,头发略黄,上身穿红色外套,下身着黑色长裙,干净、利落、舒展、得体,眼睛带着笑。没有握手、没有拥抱,只有寒暄和频频点头。说了很多,但不知道说了什么,茶水冒着白气,散发出一缕缕清香。这时,楼下传来萨克斯低沉、浑厚的旋律,是那首经典的曲子《回家》。 (摄影 旅途) 作者简介:东方雨,男,60后。烧过窑,种过地,出过伕,打过鱼,贩卖过粮食,当过民办教师。喜欢文字,也喜欢涂抹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