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金稻谷 2021-04-26
不知道大家读过的印象最深冲击最强烈的书是什么?

一般说到多读书,往往指的是人文社科类的书。这类书非常重要,我也非常喜欢读。这里没有必要额外强调了。

这里我想补充说一下很少人提到的理工类专业书籍的好处。这类书若能读得好,其对思维和三观的塑造效果也不亚于人文类的书。

理工类的书读起来难懂一些。一旦你系统性地建立起这种风格的完备严谨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和感觉,其实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领域。这种能力的迁移挺高效。

曾给我三观最强烈冲击的书,是讲分析力学的。

在牛顿力学中,往往要画受力分析图,做各种繁琐的分析,有时需要很高的技巧性。

分析力学本质上是对牛顿力学的一种重新表述,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力学,甚至整个物理学。你基本上可以把中学学过的牛顿力学的那套东西,通通忘掉。

这门学科的关键,叫拉格朗日,或者叫拉氏量。

所以分析力学,又叫拉格朗日力学。

简单粗略地说,
我们都知道,
能量=动能+势能,
而把中间的加号变成减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量:
拉氏量=动能-势能。

对于很多很多真正重要的物理系统来说,你要做的就是,把动能和势能用变量,譬如说x、y、z,表示出来。动能和势能的具体表达式,依赖于具体的系统。再把二者相减,就得到了拉氏量。从头开始,一步到位。

静态的机械化操作。

从此你就抓住了这个物理系统的灵魂,你就相当于找到了它的DNA。这个拉氏量,往往蕴含着所有你需要的信息。信息蕴含在一个单一的字母表达式中,无需借助包含各种向量的图形。

后面的操作就非常数学化和套路化。数学操作的目的,是要想办法从这个DNA中提取出你真正感兴趣的信息。

从这个拉氏量出发,求几次导数,很快就能得到描述运动的方程。

然后就是解方程。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原则上,你可以让一个完全不懂物理只懂数学的朋友帮你来解。有时有现成的精确解,有时一个近似解也就足够了。有的时候很难解,有时可能需要计算机。

最后,解完方程,你再想办法回到物理世界。这些方程的解中,就蕴含了你所感兴趣的东西,能跟真实物理世界直接联系起来。对于一个具体问题而言,那是你最需要的。

打个比方,整个过程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层层传导,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从抽象的排列信息,一直到能执行具体功能的蛋白质。

学过分析力学以后,我真正体会到了视角的重要性,定义的重要性。一个恰如其分的视角和定义,有时能让一个难题变得trivial,变得不值一提。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迎刃而解,什么叫顺流而下。

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我相信每个搞物理的都或多或少感受过这种冲击。

拉氏量最早起源于经典力学,后来却将触手延伸到现代物理学每一个角落。翻开任何一本物理学教科书,不管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翻开任何一本前沿的物理学期刊杂志,都能看到拉氏量的身影。当然并不是说有了拉氏量,就一劳永逸了。也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你,否则物理学就没有意思了。

在那些已经研究透彻的地方,拉氏量让物理学变得程式化套路化。前人开拓出的模式,你按部就班,就能上手。在那些还没有研究透彻的地方,拉氏量,给你搭建了一个稳固的地基作为舞台,提供了一个牢靠的把柄作为抓手。那是需要物理学家发挥创造力的地方。

一套成熟到近乎完美的思维范式。

多读书。多读人文社科类的书。也可以读读理工类的书。

【注】
若你也想看分析力学的书,中英皆可,中文有写得不错的,英文更佳。可以多看几本相互参照。

完全没有基础的初学者可以看看Leonard Susskind的最简理论物理系列《Classical Mechanics (The Theoretical Minimum)》,这书原则上所有高中生(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看懂。有个不懂物理的记者就从头到尾学了一遍,效果很好。

再补充本难度高一些的分析力学的书:譬如说Herbert Goldstein 的《Classical Mechanics》。

其实,上面这些书,我都有不满意的地方。以后我打算写一篇长文,除掉那些枝枝蔓蔓,直击老巢,让一个没有太多基础的高中生,也能直观感受到这门学问的精髓和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