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末“赛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金末红袄军起义英雄谱之张惠

 写乎 2021-04-26

作者:陈二虎

一、勇冠三军“赛张飞”

金朝末年,干戈四起,腐败的金廷没有认识到形势,面对蒙古铁骑的蹂躏,依旧抽调兵马南侵南宋,想借攻掠南宋来补偿对蒙古作战的损失,并且山东等地到处都是红袄军起义的队伍,撼动着金人的统治,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也出于不同的立场与政治目的,聚集人马,形成私人武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花帽军”,创建人是金中都(今北京)人郭仲元。

金大安年间,蒙古铁骑围困金朝中都,豪杰李雄募兵抗击蒙古兵马,郭仲元与郭阿邻慷慨投军,并拉起一支人马,与蒙古兵马战斗,屡立战场,所部战斗勇猛,被称之为“花帽军”,郭仲元人呼为“郭大相公”,累升任知济南府事,权山东东路宣抚副使,参与镇压红袄军起义。郭仲元手下李霆能征惯战,忠勇绝人,被任命为棣州防御史,独率一军镇压山东红袄军起义。

某日李霆带几个手下从军营入城,到集市采买东西,突见一匹受惊的烈马狂奔而来,集市上人很多,看到惊马四散而逃,深恐被惊马撞到或蹄到,恰在这时,不知从何处蹿出一位大汉,健步如飞,脚不着地,迅速赶上那匹惊马,敏捷伸手拽住那马的马尾,发一声喊:“停!”单臂用力就把那急驰疯跑的马拽翻。

“好一位壮士,神力!”李霆不由赞曰,见这人虎背熊腰,仪表不凡,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个人,便上前搭话,诚邀到酒馆一叙。

李霆拉着他的进入酒馆,这个人报上姓名,姓张名惠,自小习些武艺,天生臂力过人,为人行侠仗义,李霆便诚邀其从军,张惠心量,时逢乱世,从军不失为大丈夫扬名立万的机会,便欣然答应了。

李霆便任命张惠为亲军头目,由打仗奋不顾身,与红袄军战斗无所不胜,屡建奇功,勇冠三军,坐下一匹乌骓马,手中一杆丈八蛇矛,时人称他为“赛张飞”。

后来李霆派他率一支人马到滕州配合滕州官军镇压红袄军,张惠率军突入敌阵,生擒红袄军头目,大败滕州红袄军。

战后手下因战利品与金廷官军发生争执,飞扬跋扈的金人杀死了张惠手下。

张惠闻知很气愤,便亲自出面找金将论理,金将骂他是贼寇,是想造反,张惠怒火冲天说:“老子就要造反怎么样,杀尽你们这些金人!”话说间,拔出腰刀,一刀结果了金将的小命,军士们见张惠杀了金将,事情闹大,都有些不知所措,望着张惠。

张惠慷慨激昂地说:“我们为金人卖命镇压自己的同胞,反而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我们的命任由他们宰割,今天我准备带领大家南投宋朝!”

军士们一听都热烈响应,张惠又说:“愿意随我的南下投宋,不愿意的你们可以回家,不要再为金人卖命!”

大家都愿意随张惠投宋,于是,张惠率部尽杀金兵,然而南下到楚州城下投诚(金人见张惠率归宋,就杀了张惠的妻小)。

南宋楚州知府自然欢迎,封武义郎,统领本部人马,统归入山东红袄军南归系列中,称之为“忠义军”。然而南宋君臣也不比金人强多少,对于这些归正人也是满怀猜疑与提防,忠义军无法与南宋享有一样的待遇。

由于张惠所部纪律严明,善打硬仗,还是令楚州知府贾涉高看一眼。

宋嘉定十五年,原山东红袄军将领,后投降金廷的时全(时全的侄子时青此时也是南宋忠义军将领)与元帅左监军讹可率金军三路攻宋。

时全与讹可由颍州、寿州之间渡过淮河,攻打高塘市,进围固始县,大破宋将焦思忠部。

贾涉知道张惠所部在忠义军中战斗力最强,就任命张惠统卞整部、李汝舟部与王义深部忠义军出战,金军闻宋军出动,想迅速渡过淮河北返,时全是红袄军出身,其侄时青又在宋忠义军中为将,二人经常联系,心系南宋,时不时把金人的动向传递给侄子时青,就谎称有密诏“诸军且留收淮南麦。”

金军将士众惑不解,讹可也力主趁淮河没有涨水,马上带部队返回,时全坚决不同意。于是,这天夜里就大雨滂沱,随之张惠率各部忠义军杀到,“自辰至酉,金人大败,(金将)答哥溺死,陷失大半,细军(金一支精锐部队)丧者几两千”,时全拼命坐轻舟逃回北岸(随后因兵败被金宣宗诛杀)。

二、悲壮的英雄末路

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忠义军将领率军在青州大战时,腐朽的南宋政府,支使忠义军将领、总管夏全率兵到楚州,暗通忠义军将领张林、刑德等人,袭杀了李全的哥哥李福与李全的次子,随后又以叛乱的罪名,逼反了夏全,夏全北上投降金廷。随后腐朽的南宋政府,又要收拾忠义军将领张惠与王义深、范成进等人,张惠三人愤然率部在盱眙、楚州起事,据城向金廷投降。

金廷下诏改楚州为平淮府,任命夏全为金源郡王,平淮府都总管,张惠为临淄郡王,王义深为东平郡王,范成进为胶西郡王,代金廷经营淮河一带。

但金廷的计划没有得逞,第二年忠义军将领李全就收复了楚州,夏全又一次降宋,张惠与王义深、范成进退回到金境。

张惠又一次归金后,率所部参与了正大七年的第二次大昌原之战,随后随金将纥石烈牙吾塔率兵救庆阳,击败蒙古兵马。

转眼间到了金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蒙古大军以拖雷为统帅,开启了灭金,假道于南宋,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迂回包抄的战略,避开金军主力,准备直捣金首都开封。

此时金廷集结大军,精锐尽出,以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同权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统领张惠与恒山公武仙,忠孝军统领完颜陈和尚,都尉高英、樊泽、杨沃衍,郎将按得木、骑帅蒲察定住等人率骑兵两万,步兵及民夫差役共十三万人到邓州寻找蒙古主力决战。闻知蒙古兵马将由光化渡汉江。

张惠颇有战略眼光,建议趁蒙古兵马渡江之时出击:“截江为便,纵之渡,我腹空虚能不为所溃乎?”一旦敌人的骑兵安全渡过汉江,后方空虚,就十分危急了。

然而移剌蒲阿却认为:“汝但知南事,于北事何知。我向于裕州得制旨云,'使彼在沙碛且当往求之’,况今自来乎。汝等更勿似大昌原、旧卫州、扇车回纵出之。”你们了解南方的地理,却不懂北方的军队。我在裕州时就得到皇帝圣旨,就是敌军在沙漠也要前去迎战。如果半渡而击,敌人又像在大昌原、倒回谷那样跑掉了怎么办?其意十分明确,放任蒙古大军渡江后决战。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按理说完颜合达久经战阵,职任更高,然而蒲阿是金哀帝的亲信,也只好默认,并且这些人认为张惠是汉人,又是一个反复的人,降宋又归金,纵使张惠的建议对,万一兵败都要治罪,只好依蒲阿的。

于是,金军按兵不动休整,以逸待劳,等待蒙古大军渡江后北上后一举歼灭。

当蒙古兵马北来,金军迎战,仅有小规模的接触后,蒙古兵马就撤走了,金军抓到两个掉队的蒙古兵,一审问知是蒙古王子拖雷统领的七头项军,所谓七头项,也就是七支蒙古大将统帅的兵马,是速不台、忽突忽、夔曲涅、土薛、按竺尔,汉军世侯刘嶷、契丹兵马萧扎剌以及汉军万户刘亨安,炮手军元帅贾剌塔浑,共约三万人。但蒙古军全是骑兵,颇有攻击力。

完颜合达与移剌蒲阿选择禹山为主战场,提前做了布置安排,针对蒙古骑兵的特点,让步兵占据险要的高地布阵,俯瞰迎面而来的蒙古骑兵,把骑兵埋伏在山坡背后,准备抓住时机发起攻击。

拖雷率领的七头项蒙古兵马已经看透金军的企图,仅以两个执旗的为先导,出动一小股兵马窥探金军虚实,随后兵马沿战线散开,犹如大雁展开双翅包围了固守山头的金步兵,此举也让金军骑兵暴露。

蒙古兵马真正投入战斗的仅两万人,人数远远少于金军,但善于闪电驰骋的蒙古铁骑,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性,一波又一波轮番发起攻击。

张惠久经战阵,带领弓弩手有效地击退蒙古铁骑的攻击,又有一支蒙军绕到侧后方,对主帅完颜合达与蒲阿的阵地发起攻击,金忠孝军骑兵反击,蒙古兵马转而又攻击山头上的步兵,令步兵疲惫不堪,得不到休息,几近崩溃,如此拉锯了一天,黄昏后蒙古大军撤走。

张惠敏感地捕捉到战机,认为全军反击,就能击垮拖雷率领的蒙古兵马。

然而怯战的移剌蒲阿却下令坚守不出,又一次错失了机会。

第二天一觉醒来后,发现蒙古兵马消失了,蒲阿怕蒙古大军直接杀奔金京城,不由慌了神,命令部队追击,可是追了四天也没找到蒙古兵马,如同土遁了一般。而金军经过四天追击,人困马乏,粮草也不足了,便决定到邓州休整补给,谁知恰在这时,蒙古铁骑突然从侧翼一边枣树林中杀出,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仓猝中拼死力战,好不容易在入夜前退入邓州城,而军中辎重被劫掠一空。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三峰山之战,金军十余万人全线崩溃,“惟张惠步持大枪奋战而殁”,用生命写下悲壮的一幕。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