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丝剥茧让废墟“说话”,火场“福尔摩斯”是如何工作的?

 zjshzq 2021-04-26

《火场“福尔摩斯”:抽丝剥茧让废墟“说话”》 来源:中新视频

身着布满灰烬的火调服,手持电筒和相机,为查明火灾发生的真相,穿行在历经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起火的原因,他们是火灾调查员(下称火调员),被誉为火场“福尔摩斯”。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广西南宁市的林松火灾调查工作室,了解火调员“幕后”的故事。

Image


38岁的夏杰是广西河池消防支队凤山大队大队长,他身兼火调员工作如今已有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他参与调查的大型火灾事故有30余起,小型火灾事故超过500起。在这些火灾事故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巴马农贸市场的一场大火。

“印象深刻那次就是因为受灾的人数非常多,有160余户的受灾户,他们都是以这个摆摊啊,卖这些(农贸产品)为生的,一旦就说发生火灾以后,他们全部的家当乃至以后的生计都已经没有了,所以说火灾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夏杰回忆道。

夏杰介绍,火灾发生后他们要第一时间询问发现火灾人员,以及场地相关人员。通过询问相关人员能更好的了解火灾的起因或者导致火灾的因素。

他表示,一旦过了一定的时间,当时的相关人员会淡忘,会对案件进一步的判定产生影响。

Image


夏杰称,在火灾调查实施的过程中,团队中只能有一个声音。但是在火灾起因认定的时候,则需要不同的声音。

“火灾现场的调查,它跟其它的是不太一样的,它很多的痕迹物证以及相应的东西是烧毁了,我们可能就需要,不停地来否认我们自己,然后去找出更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夏杰说,“火灾调查的过程当中,就(是)在推演的过程当中,还是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如果说只有一种声音的话,可能我们自己也容易犯一些错误。”

29岁的覃诗舟也是一名火调员,她认为要成为火调员,首先要能吃苦。

“因为火场它条件就比较恶劣,首先它的环境就充满烟气和温度比较高,因为我们经常都是火刚灭完或者还没灭完,就已经在现场,或者说现场周边开展相关的工作了。”覃诗舟表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火灾发生你就要到场,就不会说等天晴了我们再去,或者说等天亮了我们再去,可能就是当下啊晚上啊,或者比较恶劣的天气我们就要到现场。”

Image


2019年4月13日,广西花鸟交易市场绿色植物展示楼发生火灾,覃诗舟在接到上级指派后,与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为急迫查明火灾事故原因,其与团队一行在火势扑灭后,立即深入火场废墟作业。由于当时建筑物历经6个小时的大火炙烤,现场烟气呛鼻,积水和泡沫四处蔓延,火调员们在视线浑浊的环境下,冒着房屋楼板坍塌的危险,在现场进行勘验。

“当时就直接踩在那个还发热的楼板上面就进去了,然后天花板就滴水啊,然后进到现场就拿个手电筒,因为现场很黑,我们就只有照明设备,然后远的看近的观察,就是各种去勘验。”覃诗舟回忆。

Image

覃诗舟介绍,火灾调查使消防工作得到闭环,调查出起火原因对于消防工作的后续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就比如说我们这个火灾,它涉及到很多方的一个管理,那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以后消防安全的管理,我们要注意哪一些来避免像类似的火灾再发生。就是最大程度尽量去推动消防(宣传)防火的工作。”

如今,面对突然换上火调服赶赴火灾现场、彻夜讨论火灾案情等情况,从业接近5年的覃诗舟早已习惯,对于她来说,能准确推理火灾起火原因,令她更有成就感。


综合自中新视频(陈沿佑)

编辑:黄钰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