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比较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26

从学习主体的视角,建构主义有三种类型的理论,从而形成了三种有差异的教学观:

内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本质是每位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没有学习者本人的主动建构便没有真正的学习。其教学主张建议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提供经验的协助者,通过这些经验挑战学习者现有的模式,调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外部建构主义认为正式的讲授如果跟要求学习者在认知上的主动训练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知识表述,以便后来应用于真实的任务中。所以创设情境和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很重要,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联结学生生活的改造,让课程和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辩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真实的经验而产生的,但学习者也需要教师或专家提供的辅助,还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所以合作学习是学习最佳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是最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

三种建构主义学习虽然在教学主张上有差异,但是也有共同的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外部“灌输”的结果。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启动已有知识并努力把新的信息与自己的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产生“意义”。而与同伴、教师及其他人的社会性互动能促成知识的建构,所以学习过程需要关注师生和生生间的对话活动。

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帮助者,起辅助作用。学生自主地学习才是建构的根本。因此,创设学习情境(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必要时给予适合的帮助、辅助是教师的职责和行动范围。建构主义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可以用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但是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自主“建构”,不可以“代替“”学生得到结论,教师要牢记:学习建构是学生自己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