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曙光:阅读的消解,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文化危机

 齐一摄现美 2021-04-26

龚曙光:作为中国商业业态的革命性力量,电商已经整体地维新甚至改变了国民的日常生活,伴随着日渐优化的用户休验,人们已经习惯坐享其成。至于电商这种新商业模式对传统实体店模式的摧毁,用户最初并未十分在意,政府也未作好相应的制度防范。当电商强大到改变了整个商业生态的时候,商业模式改变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便尖锐地显露出来了,尤其是那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社会不动产的严重贬值以及由此造成的金融体系的风险、大量实体店倒闭造成的再就业困难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粗暴价格竞争与平台垄断性的恶性循环造成的商业生态恶化、实体商业凋敝乃至消失导致的社会人文功能无法代偿⋯⋯不管我们看不看得到,重视不重视,这些都是大问题,都会或早或迟与整个社会,也与每个人相关。电商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经过去,其弊端逐渐显露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书电商不惜亏本也要打折的现象存在已久,在他们没有成为主流平台和渠道之前便已如此,只是人们并没有十分在意。其实那时就已经不属于正常竞争模式了,只是电商惯常的烧钱模式,掩盖了这种竞争的恶意性甚至非法性。而正是这种被人们和政府忽视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平台和渠道的垄断性,进而导致整体出版链条和生态的极速恶化,危及了出版产业的商业逻辑和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使命。图书对于读者而言,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但当图书的生产销售维持不了正常利润的情况下,以内容为核心的图书出版就不再有真正的文化创造和科学创造,原创和原创性集成的图书占比急速下降,跟风随市的鸡汤书充斥市场,粗制滥造的公版书积压库房⋯⋯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甚至还可以在许多非商业性的因素上去追溯,但究其根本,还是电商造成的出版生态灾难。注意我的用词不是“问题”而是“灾难”,灾难带有补偿成本高,甚至在某种意义不可逆转而必须重建的特性。

我对就电商领域进行版权保护、价格协调等方面进行政策干预多次提出过建议,目前看起来收效甚微。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仅仅是出版商、出版人的事,但用不了多久人们便会发现,这是一个社会的大事、一个时代的大事。我们或许会因为养肥了几家电商,而牺牲掉一个时代的文化创新激情,牺牲掉整个社会的人文风尚和文化情调。

我在海外经常拜访那些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独立出版商,可能经历了几代人的经营,公司也没有做大,但每一代人手上都推出过优秀甚至伟大的原创作品。这类公司国内也有,有的是出版社,有的是独立策划公司,它们本可像海外的独立出版商那样生产和发展,但现在电商的压榨正令其难以为继。过去我们也常常在某条古巷、某个街口看到一个小小的书店,几个附近街区的人在店里翻翻书,拉拉家常,委托店主代购所需的图书。那是一种超越日常生存压力的悠闲时光,那是定期为心灵补充给养的生命节律。那家小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心灵上不可替代的街头风景。但现在这种风景正在消退,症结依然在电商身上。

既然是灾难,那就得拯救,最有力的办法是政府制定规矩。在对新业态及时进行法规跟进上,国外有些政府比我们做得好:比如欧洲对电商的征税高于实体店,这样可以保证新旧业态的协调发展;再比如美国对互联网金融尽早立法,避免了蚂蚁金服式的野蛮生长,把电商的成长控制在健康的轨道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