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显示周报 | 过去一周(4.19-4.25)新型显示行业重大事件盘点

 LED屏显世界 2021-04-26

新闻速览

  • 三星计划增设Micro LED产线

  • 台工研院开发柔性透明Micro LED面板

  • eLux新工具降低Micro LED巨量转移成本

  • Mini LED背光的iPad Pro发布

  • 85亿元加码半导体装备生产研发

  • 国星光电携手华南理工大学成功研制行业最高发光效率的量子点LED器件

  • OLED面板需求旺盛,LGD计划扩增广州厂产能

  • 北京鼎材完成新一轮亿元融资,助力新型显示材料国产化进程

  • TCL商用上调产品价格

  • 京东方艺云发布类纸护眼屏新品 

  • 亮风台与紫光展锐联合研发AR智能眼镜

01

三星计划增设Micro LED产线

据韩媒报道,三星影像显示(VD)事业部社长韩宗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46英寸Micro LED生产线目前已满产稼动,若下半年70英寸和80英寸产品上市,则需要增设生产线。此前有消息称,88英寸Micro LED电视将在今年秋季推出。

三星Micro LED电视

韩宗熙还透露,Neo QLED电视市场反响也很好,且供不应求。未来,若三星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实质性效果,再加上Mini & Micro LED的扩产,除了三星自身能够获得更高利润以外,供应链厂商也将成为受益者,如三安光电、友达光电以及新加入的首尔半导体。

02

台工研院开发柔性透明Micro LED面板

4月22日Touch Taiwan展上,中国台湾地区工研院开发出“低绕射透明面板结构设计”,大幅降低透明显示器绕射强度,让透明Micro LED显示器上的文字、画面变得更清晰,推升台湾地区在透明Micro LED显示系统与应用上的竞争优势。

台湾地区工研院

台湾地区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吴志毅表示,台湾地区工研院技术研发聚焦Key enabling技术。针对背景光通过透明显示面板产生的光绕射问题,台湾地区工研院开发低绕射透明面板结构设计,可以提升透明面板背景的可视性,有利于让透明显示器扩大应用在医疗AR手术资讯、移动车辆的智慧车窗等。此外,其开发的“面板级重布线层RDL技术”,可满足电路面积轻薄短小的需求,还可用于Micro LED显示面板的驱动线路,增加面板设计弹性。

03

eLux新工具降低Micro LED巨量转移成本

4月19日,美国Micro LED巨量转移关键技术厂商eLux宣布在中国台湾地区的Micro LED原型工厂安装了一款新型的自动流体组装工具,可实现对10个15英寸的显示面板进行全自动卡匣式流体组装。

自动流体组装工具

新型流体组装工具能够最大程度降低Micro LED巨量转移制程的成本,并且容量可扩展,能够再添加两个额外的模组。eLux已采用这款新工具生产出一个12.3英寸的Micro LED显示器,搭载了518400颗GaN Micro LED,10分钟内完成组装,相当于转移速度为每小时310万颗Micro LED。

据介绍,eLux独有的流体组装工艺,以液体为载体,将Micro LED芯片运送至TFT背板上每个像素当中预留的位置,转移过程会使用比像素数量更多的Micro LED,组装后多余的Micro LED及流体可反复回收利用。

04

Mini LED背光的iPad Pro发布

4月21日凌晨消息,苹果发布全新 iPad Pro,搭载苹果自研的M1芯片,并采用Mini LED技术,售价799美元起,将于4月30日开启预定,5月下旬正式开售。

此次iPad Pro依旧有两个尺寸。11英寸版本的iPad Pro依然采用Liquid Retina显示屏幕,12.9英寸版本则采用了Mini LED技术,苹果称其为 Liquid Retina XDR显示屏,其拥有一万颗Mini LED以及2500个分区。

12.9英寸iPad Pro搭载Mini LED背光屏幕

在12.9英寸的iPad Pro上,屏幕方面进行了巨大的升级,其实现了和Pro Display XDR一致的屏幕体验,苹果在12.9英寸的iPad Pro上引入了Mini LED的设计,在12.9英寸的屏幕内放置超一万枚Mini LED元件,并且支持到2500多个分区,1000尼特的最高亮度。

05

85亿元加码半导体装备生产研发

4月21日晚,北方华创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宣布拟募资不超过85亿元,投入半导体装备的扩产及研发。

根据公告内容,北方华创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投入以下项目:

北方华创拟投资项目

其中,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四期)建设期为24个月,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最大的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完全达产后,预计达产年年平均销售收入为746,008.00万元,项目达产年平均利润总额80,667.00万元。


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投资周期为5年,将改造研发实验室,购置研发用设备及软件,开展下一代高端半导体装备产品技术的研发,包括先进逻辑核心工艺设备、先进存储核心工艺设备、先进封装核心工艺设备、新兴半导体核心工艺设备、Mini/Micro LED核心工艺设备和先进光伏核心工艺设备。

06

国星光电携手华南理工大学

成功研制行业最高发光效率的量子点LED器件

近日,国星光电及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建立的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企业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Toward 200 Lumens per Watt of Quantum-Dot White-Light-Emitting Diodes by Reducing Reabsorption Loss”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该成果是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企业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以来的又一重大突破,刷新了同类器件最高发光效率行业纪录,有望加快该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论文封面、原理以及效率对比

该成果提出直方通孔复合量子点色转换结构及其强化出光机制,利用湿法机械搅拌把量子点高效组装于粒径匹配的直方通孔结构,通孔结构被低折射率硅树脂填充,所形成折射率差异可抑制荧光光子在通孔内部硅树脂基材的传播,显著减少重吸收损耗。最终成功突破了量子点LED器件的发光效率瓶颈,获得超过200 lm/W的同类器件最高发光效率行业纪录(经CNAS认证第三方机构检测)。

07

OLED面板需求旺盛,LGD计划扩增广州厂产能

韩国时报4月20日报道,LGD高层透露:“一如该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财报会议向投资人所说,LGD准备提高中国广州厂的OLED产能。这是因为我们发现电视用的OLED面板需求日增”。该名人士表示,要是LGD决定增产,广州厂每月可以增产3万片OLED。

LGD广州厂

LGD广州厂的8.5代OLED产线在2020年7月量产,每月可以制造6万片OLED面板,每片能切成6个55寸的电视显示器。

LGD高层指出,疫情之下,电视市场飙升,带旺OLED需求。另外,LCD电视和OLED电视的价差收窄,也有利OLED电视市场发展。

08

北京鼎材完成新一轮亿元融资,

助力新型显示材料国产化进程

近日,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鼎材科技”)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将会助力鼎材科技在OLED有机发光材料、光刻胶等新型电子信息材料领域进一步深耕与布局,从跟随逐渐到引领,不断完善产业链国产材料配套建设,推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健康发展。

鼎材科技

鼎材科技在OLED有机发光材料和光刻胶产品技术领域耕耘多年,截止目前已申请专利570项(含21项国际专利),其中122项专利已获得授权。鼎材科技在显示用彩色光刻胶领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2020年已对TCL科技稳定量产供货,成功实现国产彩色光刻胶量产的“零突破”。

09

TCL商用上调产品价格

4月23日,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宣布将从5月起对会议、教育、拼接屏等产品价格作适当调整,预计整体上调10%以上。

TCL商用关于产品价格调整的通知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显示行业已经历了多次原材料、显示屏等的涨价潮,目前仍然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预计这种局面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10

京东方艺云发布类纸护眼屏新品 

4月22日,京东方艺云发布了类纸护眼屏新品BOE画屏E2。

2021京东方艺云类纸护眼屏新品发布会

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观看BOE画屏相比观看普通显示器的视疲劳量表得分更低,同时双眼正调节能力更强,表明受试者观看BOE画屏后的主观感觉更舒适,BOE画屏相比普通显示器更不易引起视疲劳。长期处于视疲劳状态会加快近视度数增长,增加其他眼疾风险。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向权威医学期刊投稿,后续研究院将从医学角度对类纸护眼屏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11

亮风台与紫光展锐联合研发AR智能眼镜

2021年4月20日,在“构GO”创见未来大会上,紫光展锐宣布与亮风台在AR领域达成重要合作,共同研发5G AR智能眼镜,丰富完善AR生态链。

亮风台与紫光展锐联合研发AR眼镜

AR逐渐应用到多个细分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AR眼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使用舒适感需持续优化;人机交互效率低,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的精度和使用度,影响人机自然交互的效率;虚实结合的能力偏弱,AR眼镜如果不能有效感知环境,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虚实结合。另外,本地算力和云端算力结合、大宽带低延迟通讯技术的融合使用等也是当下的AR眼镜改进的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亮风台与紫光展锐展开深度合作,在核心模块上联合研发调优,在5G+AI技术赋能下,实现AR眼镜的改革升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