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22】【课堂教学】好一首生命的赞歌——《壶口瀑布》备课手记

 爱物A时慧慧 2021-04-26

 TheWordsofLove



周二晚接到《壶口瀑布》的课题内容,内心是有些崩溃的。游记是自己不太擅长的内容,或者说从前也没有真的认真研究过该用什么方法讲,该讲些什么才好?不到一周的准备时间,除去完成正常工作任务之外,留给我的时间很紧张,更何况应该要在走之前试讲一下才算踏实,那么也就意味着周五之前必须备好课,做好课件,一应俱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笼罩在脑海里的那团迷雾渐渐消散是在我读过文章、参考教学参考等内容之后,发现梁衡写散文真是高手,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定点观察的独特视角也让他的文字那么磅礴而有力。那么我的重点应该就是详写的写景段落的分析,以及文末作者情感的升华。按照什么文本类型来讲呢?确定文本类型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重点来确定。这一课,我想重点围绕写景段的修辞分析,那就应该要偏向于语用型文本类型了,“三看”模式很快跳出来,不妨先按照这个框架来设计。

宏观看篇梳理篇章结构需要同学们朗读全文,找到关键词句理清文章内容,同时关注到“我”的观察点的特别引出定点观察的写法可谓水到渠成。

重头戏是中观看段赏析写景特征。

应该怎么推进?如果简单地对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一来枯燥乏味,而来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分析也太过于浅显易懂毫无新意。

怎么能够有趣有味呢?我想到了改文对比、删减字词、重点关联词的作用这样几种方法,也算从连动词、叠词、关联词以及修辞手法方面对3、4自然段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最后将关键信息提取改换成一首现代小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当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跟孩子们探讨文章的时候才发现——改文原文对比中删减词语较多,对照再分析浪费时间;重点关联词的作用问法不够明确,学生不知所云;改换小诗的形式新颖,但是存在问题:1.所给“好一条          的壶口瀑布”总括句如何概括,方法不明确,学生无从下手;2.格式化的框架限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仅仅从文中对应词语填空没有任何挑战,不够有深度;3.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直接进行讨论,效果甚微。

那节课我的心被焦虑填满,根本来不及难过,只想着怎么能够有效地推进活动,只想着在最后一节晚自习前准备好再讲一遍。

删繁就简是必须的,公开课绝不能给学生设置太多障碍,这将是给自己挖的坑。但是又不能太过于浅显,毕竟按部就班的进行文段分析这不是公开课的首选。

怎么办呢!关联词和改文对比先舍弃吧!毕竟改诗的环节里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一点,那么修辞手法怎么跟改换诗歌结合起来呢?

不妨用第2自然段的小诗做示范,给学生讲明改写的方法,然后放手第3自然段给学生去创新,这里是有风险的,但是应该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吗?另外在内容较多的第4自然段的改写中则给出大致的框架,里面涉及到词语的整合和概括,一来降低些难度,二来进一步给学生写作的信心。

3——5段的归纳小诗结束后,也就完成了对文章写景内容的分析和梳理,这是文字里的壶口瀑布,此时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看镜头里的壶口瀑布,进一步感受其气势磅礴。我们的小诗此时还需要派上用场,全班多形式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最后大观看意的环节。梁衡先生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它是一个人,一类人,一个民族的象征。我想到了2020年我们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想到了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我们的外交官为了祖国的利益据理力争,绝不相让。中国早已不是曾经的中国。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未过壶口不成河,未经磨难不成才。每一滴水汇成气势磅礴的黄河,每一个平凡的人构筑成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

就这样一遍一遍地修改,推翻,再修改。






直到4月17日中午,自己才最终敲定了讲稿,导学卡,教学设计,课件等资料,内心踏实,目光坚定。但讲课前的磨课环节又着实让人头痛焦虑。4月19日晚上7:30,说课梳理思路,从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学情,从导入到每一个环节的推进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一一预设,从导学卡及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上每一个文字都一一斟酌,每一步,都那么艰难却又倍感踏实。视频怎么播放,导入怎么拉近距离,重点环节如何取舍有效推进,升华落脚点在何处……

晚上11点躺在客房,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体验过程,享受过程,但还是免不了会紧张焦虑、甚至茶饭不思。半夜里总也睡不踏实,每次醒来都一定要在心中默念自己的教学过程才算放心。好在提前见过了学生,虽然20分钟并不能很好地让孩子们了解我,虽然我根本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顺利地完成我提前下发的导学案,虽然一切都并不在掌握之中,但还是莫名的有一种要上战场的悲壮。

对!是悲壮的感觉!仿佛跟今天所讲的内容相当符合。第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内心浮现出的有忐忑,但丝毫也来不及多紧张,就面带微笑地带领着今天愿意跟随着我一起在课堂里出生入死的孩子们在课文里徜徉。直到讨论环节才发现很多孩子并没有完成小诗的创作,这必然会使得课堂推进变缓慢,无妨,那就随机应变地带着大家去感悟也好!而今的年纪里仿佛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颇有种处变不惊地大气。来不及窃喜,分析、朗读、再探究、再朗读,终于我们在视频的配合中,我们在气势磅礴的朗读声中感悟到了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我们感受着文字里的情感流露,我们感悟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当我们读出“好一个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好一首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的话语,我坚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新的体会。

终于微笑着走出教室,心里沉甸甸的石头终究是放下了。那一刻,内心无限感慨。我想到了太多太多的人们——


       所有这些“成果”,一定不能缺少给我帮助的伟大的人们!

感谢付华老师给了我很多中肯且极其有意义的建议。在文本内容咬文嚼字分析的层面付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周四周五的两天时间里付老师总也在自己忙碌奔波的听课评课间隙给我建议,还有两次我们就这样凭借着一根电话线两个人翻着书探讨着文章的过程推进及主题升华,甚至是有些我丝毫没有留意过的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付老师也着重提醒,细心至极。

感谢张永刚老师在收到我的“求救信”后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把他曾经讲过的《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发来提供思路。

感谢团队群里的老师微信发来“需要啥尽管开口”的鼓励话语让我内心温暖,大家牺牲休息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推敲,设定,修改,建议,并且一定会在你上台前给你一个坚定的眼神,温暖的鼓励。

感谢年级组两位姐妹认真仔细地研究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字斟句酌地探讨每一个句子的表达,就是在这交流碰撞中我把“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标题与文章内容贯穿起来。我们仨兴奋地说“教研的力量”!

感谢同组老师发来的语音电话从主题上给我启发,无私提供的图片资料帮助扩充内容。

感谢41/42班的每一个真诚的孩子们,我们在课堂上共同商量着“老师,这句话我们有点不明白,可以换成……”“老师,诗歌内容我觉得可以让我们自己创作,这样的话就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忘不了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一脸疲惫地站在讲台上听着孩子们说“老师,加油!你是最棒的!”然后重燃信心,内心感动。

感谢祖之同学熬夜等着我准备好导学卡和教学设计后装订打印好,然后语气坚定地告诉我“经历过就是成长!你一定可以的!”给了我信心和底气。

感谢我亲爱的父母总是小心翼翼地打过电话来告诉我要好好吃饭,注意营养,还有注意劳逸结合,孩子的事从来都不用我操一点心。

感谢我的朋友们在那些个熬夜做课件的晚上发来“付出必有回报!你是最棒的!”的鼓励。

感谢海安海陵中学9班的班主任老师和每一个孩子,感谢海陵中学。

……
      梁衡说:“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未过壶口不成河,未经磨难不成才。这样痛苦纠结的过程里啊,不真是真真实实地对自己意志的磨炼吗!

这个亲爱的自己不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在我的师长、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学生的鼓励支持帮助中磨炼意志,坚强成长吗!不觉感叹——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这一段在海安的经历是我的成长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