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民间女篮「小团体」的十年:女生,也有篮球梦!

 新用户49687622 2021-04-26


「Monster女篮十岁啦!」

2021年4月11日,在Monster女篮十周年庆典活动中,面对镜头,我们齐声欢呼,高举着手中的旗子、手卡,为我们共同的「孩子」庆生。

我和大家一起开心的笑着,叫着……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2011年的春天,那个桃花盛开,充满生机的日子。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文/ 小七

编辑/沈丛


Monster女篮十周年


01

别样的「寻亲」之路

这一切,还要从我的「寻亲」之路说起。

我叫小七,是民间女篮组织Monster北京女篮的创始人。说起小七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点儿搞笑,又有点儿幼稚。上中学的时候,听同学说「7」是我的幸运数字,可我从来没觉得这个数字对于我来说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

直到2011年,我,成为了一名北漂,在我为数不多的行囊中,那颗破旧的篮球我视如珍宝,与此同时,我也给自己起了「小七」这个名字,我希望这个名字能给我在北京带来好运。也许就是这个名字的出现吧,在充满艰辛的北漂生活中,我,遇到了一群同样热爱篮球的女孩子。

说起篮球,我也不知道这项运动有着怎样的魔力吸引着我。

从初中开始,我便成为了我们学校唯一一个打篮球的女生,但是那个时候我只能和男生一起打篮球,每次往往都能吸引很多异样的目光,大家都会觉得奇怪——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还能混在男人堆里和男生一起打篮球?也许在多数人看来,篮球就是一项男人的运动,而我,却成为了那个特例。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期待,什么时候能和一群女孩子在一起打球呢?那些和我一样喜欢打篮球的女孩子们,她们又在哪里呢?我要怎样才能找到她们?

因此,来到北京之后,我便心想,北京这么大的城市,一定会有不少和我一样喜欢打篮球牛的女生,我一定要找到她们,就这样,我开始了一段别样的「寻亲」之路。

在那个还盛行着用QQ的年代,我在QQ群聊中疯狂的寻找着能一起打篮球的伙伴,令我没想到的是,很快我便寻找到了和我一样喜欢篮球的女孩子。

还记得,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下午,我穿了一身高中时候买的红色球衣,带着我的迪克牛仔般的披肩发,风尘仆仆地奔向了球场。去之前我还很紧张——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打篮球的女孩子,也不认识她们,生怕见了面会感到尴尬,玩不起来。

然而,当我真的见到了她们,却让我非常意外,尽管大家互相并不熟悉,但却丝毫没有陌生感,每次在场下等待的时候,都会主动互相认识、聊天,这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们。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和她们一起打球,大家开始变得亲密无间。

在球场上,大家一起叱咤风云,亦是队友也是对手,在球场下,大家经常约火锅、台球、KTV。在是生活上,大家有任何困难,都会互相帮衬。这也让我感到,尽管我在北京举目无亲,但是她们都是我的「亲人」。这也让我在打了这么多年篮球后,第一次感受到——篮球不只是感受打球时的快乐,更是享受生活和朋友的陪伴。

02

Monster—我们都是古怪精灵的小怪兽

在打球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女生打球的通病——女生打球需要有人提前组织,提前定场地或者占场地,才能顺利发起活动。否则场地基本上都被男生长期占着,女生很难跻身于其中,想有个全都是女生打球的场地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也决心成为一名女篮球局组织者,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能让我的姐妹们大家一起开心的打球。

然而,谈起我第一次组球局的经历,可谓是开局不顺。

尽管我很早就开始在网上组织大家打球,甚至在打球那天我也早早来到场地为大家占场,然而,或许是那天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时间来打球,亦或许是那天天气太热,大家不想打球。总之,种种原因导致那场球局最后来的只有三个人。

然而,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那天大家意外地玩儿的很开心,人不够打不了接波那就打单挑,单挑累了大家就一起吃烧烤。我记得那天的天气非常炎热,我们每个人下场后都大汗淋漓的像个落汤鸡,但是我们每个人却都没心没肺的笑着、闹着。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正午的阳光打在我们稚嫩的脸庞上,照耀着我们的汗水,那是我们最青涩,最美好的时光……

冒雨也要继续打球

从此,我便开始对组女生球局彻底上瘾了,自那之后的每场球局基本都是12-16人,我记得那时候的口号:「每周三晚8:00知春路北航不见不散,风雨无阻。」当然,那个时候,「风雨无阻」也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口号,在北航打球的岁月里,我们不知道一起经历了多少场雨。雨小那就接着打,雨大了就在北航的大厅里避雨,雨停了就又出来打球。在那个不看天气打球的岁月里,我们总是熬最晚的夜打最开心的球。

慢慢地,我们的「亲人」越来越多,从三人,到十人,到二十人,甚至是后来三十人、四十人,我们意外地发现原来在北京喜欢打球的女孩子有这么多。

此时有个小伙伴和我说:「小七,咱们现在也有了组织了,给咱们组织起个名字吧。」是啊,我们也是一个女篮组织了,那我们叫什么呢?我们一起挤破脑袋想了很多不同的名字,直到突然有个小伙伴说:「你们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像个古怪精灵的小怪兽吗?那我们就叫Monster!又酷又可爱,适合女孩子!」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

是啊,打球的女孩子不就像一群古怪精灵的小怪兽吗?大家在球场上英姿飒爽,而在球场下却是古怪精灵。对!就是Monster这个名字了!我们就叫Monster北京女篮!

从那开始我们便有了自己的公众号、微博,开始制作文化衫等周边产品。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喜欢穿着我们Monster的文化衫,哪怕是工作、出差,我都喜欢穿着,到哪儿我都愿意和大家说:「我们有个女篮组织,叫Monster女篮,你们喜欢打球可以加入我们一起玩儿!」慢慢地,我开始发现,Monster开始逐渐成为我身体里的一部分,再也难以分割。

03

转瞬即逝的辉煌岁月

「我不太会打球,可以加入你们吗?」「为什么没有女生的比赛打呀?」

随着身边的伙伴越来越多,也不断的开始有人问我们这两个问题。

这让我也逐渐意识到,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篮民间组织,光有球局是远远不够的,这也让我下定决心——做女篮赛事、训练平台!

就这样,我们开始和各大篮球训练营进行合作:哈林美女篮球训练营,康美女子篮球训练营……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我们的训练大军中。此外,我们也成功创办了北京第一个纯女子的篮球赛事——Monster杯3v3,并成功举办了四届。

Monster杯

曾经的训练

与此同时,我们Monster女篮也由我们核心成员成立了一支球队——Monster女篮梦之队。那个时候,我甚至都会觉得,球队好像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每次参加比赛,哪怕有小伙伴不能上场,我们的气氛组永远都是最到位的。

有时候3V3的比赛需要大家分开参赛,满场也会回荡着“Monster加油”的声音。那件印着我名字的7号球衣,我视如珍宝。那时,我心想,也许7这个数字,真的是能给我带来好运的。

昔日的梦之队

然而,这样的好运却并没有持续太久,辉煌岁月总是那么的短暂。随着知道我们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渐渐地发现,身边的伙伴开始越来越少。有的选择离开了北京回到家乡;有的选择了结婚生娃,不得不离开球场;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伤病越来越多,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慢慢地,我开始发现,那个「每周三晚8:00知春路北航不见不散,风雨无阻」真的开始成为了一个口号。无论是打球还是约饭,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北航球场边的大厅再也不见我们避雨的身影。

欢乐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我也早已不在是当初那个有着迪克牛仔般披肩发的青涩少女,我已开始步入中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慢慢地,我也开始发现自己在球场上跳到不如以前高了,跑的也不如以前快了……

说实话,那时的我,真的想过放弃了。

可是,Monster女篮陪伴了我无数个在北京孤单的日日夜夜,难道真的就这么放弃了吗?我该怎么办?何去何从?我还要不要继续去做Monster?我还要不要继续打篮球?

04

看成败 人生豪迈

大不了从头再来

2018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而就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认识了两个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小伙伴,也让我重拾了勇气和信心,再次追寻自己的梦想。她们,一个叫沈丛,一个叫安静。

「小七,我是一名篮球记者,我关注Monster女篮很久了,很想采访一下你,了解一下Monster女篮可以吗?」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收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这不禁另我浑身一颤,我甚至不记得什么时候加的这个记者的微信。而彼时的Monster女篮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训练全部暂停,比赛也办的非常糟糕,就连球局也只能断断续续进行,曾经让我倍感骄傲的Monster女篮梦之队,球员也都走的走,散的散。而我,也早已游离在了放弃的边缘。

这样的我,这样的Monster,真的还有被采访的价值吗?我们曾经辉煌过,努力过,年轻过,可是如今,似乎早已成为了过去,只能封存在记忆里。

「不了吧,不好意思,我现在工作很忙,没时间接受采访,也没太多精力做Monster了,感谢你的关注哈!」

就这样,我回绝了这位记者。就在我长舒了一口气,正准备要继续工作时。发现那名记者开始坚持不懈地给我发消息,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位记者也是之前在Monster和我们一起打过球的小伙伴,但是接触甚少,似乎没什么印象,但是她却一直在和我强调,是Monster给了她信心,给了她机会让她能继续打篮球。

这也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我们真真正正的帮助到了那些喜欢打篮球的女孩子。就这样,我同意了这位记者的采访。

第一次接受沈丛采访

那天的雪下的格外的大,当我见到这位记者时,她还没来得及抖掉身上的积雪,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问我「小七,你现在还在做Monster嘛?」

这一瞬间,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当然想继续做啊!可是我没有伙伴了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在做的,但就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忙,所以目前Monster处于一个调整期吧。」说完,我长舒了一口气。尽管我觉得自己已经回答的很严谨了,但还是被她看出了端倪。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却和我说「如果你需要我,我愿意帮你一起,我希望Monster女篮一直都存在。」

什么?她居然愿意帮我?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

在随后的三个小时里,我们进行了一段漫长的采访过程。不过,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我们之间的一次交心的交流。

在这三个小时里,我意外地和一个几乎陌生的人一起回忆了所有Monster女篮的点点滴滴,北航的雨、路边的烧烤、Monster杯、梦之队、训练营……一幕幕就如同过电影一般,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最青葱的岁月,最美好的时光,难道真的只能成为泡影了吗?说着说着,我开始哽咽,也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放弃?为什么要这么轻易地被现实打败?失败了为什么不能从头再来?

「好!那我们就从头再来!」在采访的最后,我大声地说道。

「好,那咱们就一起努力!」她也坚定地说道。

「一起努力!」

从那以后,我再次重拾了信心,再次扬起了梦想的帆开启了远航。而这位记者,也成为了我并肩作战的好伙伴。我们一起再次让Monster「活」了起来——停滞了许久的球局活动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女篮的比赛也开始重见了江湖。慢慢地,我再次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再次感受到了有伙伴在身边的温暖。

05

既然热爱,为什么不一起做下去?

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新的期待——球局、比赛,都「活」了起来,能不能把我们已消失许久的女篮训练营也做起来呢?

这个时候,我又开始犯了愁,我很希望能做属于Monster女篮自己的训练营,但是教练该怎么办呢?正当我不知所措之时,我遇到了另一个「贵人」——我们第一位Monster女篮训练营的教练,安静。

我与安静

我是在一场球局上认识的安静。记得那天,我们打球都非常认真。安静的球技非常娴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堪称完美。最重要的是,她在球场上散发出的那种狼性,也激起了我不甘示弱的心,就想和她「磕一磕」。

慢慢地,一起打球的伙伴也看出来了我们俩在场上「较劲」。「打她打她!」「别怂!干她!」「突她!突她!」那天的球局,几乎成为了我和安静之间的Battle。

然而,打完球之后,我意外地发现,安静居然是一名篮球教练。尽管在球场上狼性十足,但是性格却非常好,也非常愿意和我们一起做Monster,成为我们女篮训练营的教练。

就这样,我们Monster女篮的训练局,一个针对民间女篮的非盈利训练局,在沉寂了将近两年之后,终于再次重出江湖!

「既然热爱,为什么不一起做下去呢?」

这是安静和我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让我时刻都记在心里的一句话。是啊,既然热爱,就一直一起做下去吧!

在之后的岁月里,每周三周四成为了我们固定训练的时间,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无论天气多恶劣,哪怕是身体不舒服,安静都从未缺席过我们的训练。在训练场上,安静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那份狼性,那份执着,那份坚韧。

然而,我也总是能看到安静在训练结束后,累到满头大汗,但是依然为了给学员扣动作而很晚才离开;我也总是看到安静白天工作已经喊到嗓子说话声音嘶哑,但是依然坚持在训练时奋力地呐喊,给大家努力纠正每一个动作;我也总是能看到安静为了不耽误训练局,下班后不吃晚饭,在训练开始前偷偷在场下啃着巧克力……

而我,也被她的这份坚持深深地打动着……

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

06

图什么?图一份热爱!

「天呐!你们居然也来了!」

在Monster女篮十周年庆典的现场,我惊喜地发现了很多老面孔——那些曾经在北航风雨无阻一起打球的朋友,那些同我一起度过无数青葱岁月的朋友,那些在我刚来北京最迷茫无助时陪伴我的朋友。她们,有的早已离开北京,从外地特意赶来,有的已为人妻,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起出现在十周年的现场。

一时间,我甚至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看到她们再次穿上球衣,站在Monster女篮十周年庆典活动的赛场上,我仿佛又回到了2011年的那个春意盎然的下午,再次见到了那个穿着一身红色球衣,留着我的迪克牛仔般披肩发的我…….

「小七,别放弃,我们需要Monster!」

「小七,只要你需要,我们都会回来!」

「小七,谢谢你的坚持…….」

如今,我们的Monster女篮,已经连续做了三年的民间女篮培训,前前后后有近300人参与过我们的训练,甚至还分成了萌新(零基础)、Base(进阶班)、以及大师课(仙豆训练营)三种不同的等级。

我们每周几乎都会组织7-8场只有女生的球局,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从未停息。我们的赛事,也开始从最初的自行组织比赛,到承接各种民间赛事的女篮比赛,每次只要有我们承接的赛事活动,女篮的报名队伍数量往往都会超过男生,这也使得民间的女篮比赛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慢慢地,各大运动品牌开始关注我们,我们的比赛、训练,甚至是球局活动,都开始有了品牌商的赞助。

如今,我们也有了1000多名的成员,在她们当中,有中学生,有全职妈妈,有上班族。她们当中有曾经接触过篮球但是后来放弃的,有从未接触过篮球但是想开始尝试的。但是,无论她们是谁,无论她们来自哪里,多大岁数,总之,因为篮球,因为热爱,我们相聚在了Monster。

有时候我也会思考,十年过去了,我也早已不再是那个留着迪克牛仔般披肩发的的青涩少女,我已步入中年,步入了人生最艰辛的阶段。作为Monster女篮的创始人,为什么会坚持这么久?究竟图什么?

我想,也许就是图那一份最简单的热爱吧!

期待Monster女篮的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起继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既然热爱,那就不要放弃。

END

推荐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