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雨时 | 河北当代诗坛点将录 郭小川 李瑛 陈超

 乐乐知识分享官 2021-04-26

郭小川

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宁人。他的诗歌创作起步于延安时期,建国后,世纪50年代,创作进入第一次离潮。他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饱满的热情和火辣辣的诗向,召唤青年们高扬“英雄意志”,“勇敢地,投入火热的斗争”,让“青春的火光”,在伟大壮丽的事业里燃烧。他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十分严格。曾说:“文学毕竟是文学。”它应该是从人民生活的“海洋”里,“提炼出来的不同风响的、光灿灿的晶体”。1959年他写了《望星空》,在当年律吕纷敏繁的“十年颂歌”中,它是独特而非凡的。他把苍茫的“星空”与天安门长安街,交并反转,在天地映衬,浑茫浩淼的境界中,赞颂人民事业的伟大与辉煌。。1960年代,他的创作,出现了第二次高峰。这时期他写了一系列叙事长诗和许多重复的历史性的诗作。“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那样香甜,有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甘蔗林—青纱帐”,象征着两个时代的对接与连续。这就是关于“今天”的命题。在艺术形式上,诗人创作了多种多样的诗体:“楼梯式”、自由体、半自由体、小令体,新辞赋体等。他在艺术的丛莽中不断地探索和开拓“新的出路”,最后完成了他“战士兼诗人”的伟大的一生。

郭小川,他的诗歌是开一代诗风的。一个诗人——一个时代。他成就卓著,但也争议最多,几乎没有哪个诗人,像他那样,在获得众多赞誉的同时,也经受了不少的责难。直至最后在“因泊洼”留下的震动历史“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这歌声,连同他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人格形象,将永远留驻人民心中。

李瑛

李瑛

李瑛(1926-2019),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润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几乎和共和成长的历史同步。李瑛是当代诗歌中一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他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在时代内涵,审美方式,艺术话语、美学风格等方面,有了很大变迁和差异,但临终如一的是:爱国的赤诚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他诗歌创作的内驱力:一是祖国之爱,一是艺术之爱。他深入部队,体验战士生活,在与战士情感的交融中,升华出对祖国信任和责任。他写训练、站岗、戍边。《夜过珍珠河》:“如果你没有为祖国横枪跃马,/你怎能认识她壮美的山河”。《一月的哀思》是他悼念周总理逝世的一部重要作品。“我不相信/迎风招展的红旗/会覆盖他的身躯”,“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行在深冬的风里”,一路向西,向西……。这是诗人为周总理构筑的一座艺术的丰碑。社会的变革,历史的跃迁,让他的人生思考,从大地而深入到海海。从太空望大海,与“茫茫宇宙”相比,那不过是一点“幽蓝”,地球上的“一滴水”,然而却正是地球,地球上的海,献给了宇宙以“伟大的生命”。而大海,矛盾、冲突、新生、寂灭,不停的运动,不断的更新……它以庄严而雄浑的生命力,给人生以“哲学原则和力量”的启示。李瑛的诗的艺术风格,是以崇高为主导的多样化的形态:清新、刚健、雄奇、简洁,隽逸……

李瑛的家乡在还乡河畔。他的生命像一条河,从童年流来,经历青春的潮汐,中年的风浪,到了晚年就有一份秋水的澄明。这时候,他写了很多怀念故乡的诗。他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棵树,就扎根在北方大地,扎根于还乡河的历史深处。

陈超

陈超

陈超(1958—2014),当代诗人、著名诗评家。出生于山西太原,后工作在石家庄。曾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有诗学著作多部。同时,从事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几手回溯和记写了他的一生。他写“少年之忆”:“一个男孩的头,沿初放的水仙升起/一直到达他光洁的额头/往世的水,仅有的石头/在贫血中深入了冬季”。这水仙的意象临水镜照,虽然清寒,但也预示了他诗人的才华。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与呵护。暑往寒来,一顿又一顿的“早餐”,厨房里,炉火前,母亲劳碌的身影,深刻在诗人的记忆中。而更多的是写大学校园生活和对人与世界的思考。那图书馆里见女学生正拿着借到的他的一本著作,彼此相视一笑的“借书轶事”, 那大学运动场上花开花谢的女体育教师的“美色折人”;诗人在冬天写作,寒冬也罢,暖冬也罢,都是一种自我取暖。人到中年,青春期的潮汛已变得“秋水澄明”。他对爱情、家庭、对日常生活,有了更加明达的感受和领悟。诗人携手妻子漫步秋日的郊外;“携手漫游的青春己隔在岁月的那一边,/翻开旧相册,我们依旧结伴依窗。/不容易的人生像河床荒凉又发热的沙士路,/在上帝的疏忽里也有上帝的慈祥”。《青铜墓地》是一部重要作品,诗人不畏“空洞”与“黑暗”,以但丁为先导,穿越亡灵,穿越死地,在神圣的咏唱中,“高蹈着诗人所代表的智性、忏悔、孤傲和自由的人类精神” 。“对语言的崇拜是现代诗的特征”。真正诗的语言,是创造性的对事物的命名。诗人所可能做的,是寻找和创生贴近生命存在的“元始”话语。真诚、朗健、大度、隽逸,正是陈超语言的艺术风格!

我们还是来到陈超的墓地。那高耸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是一个人青铜雕像的侧影。那碑前摆放的盛满人们怀念泪水的56个杯盏。脚下是转世桃花的淡淡血色的落英缤纷:在天地之间,山河之中,陈超屹立着,横贯历史时空,他的诗学和他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里程碑,也是纪念碑。他的现代诗魂,将像夜晚脉脉闪光的漫天星斗,永照耀着过来者和后来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