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在幼儿园憋尿别大意,当心尿路感染找上门

 东莞松山湖馆长 2021-04-26

前不久朋友诉说了一件烦心事:

孩子上幼儿园后,就是不肯在园里大小便,几乎每天都要忍到回家去卫生间,这次发烧,我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结果检查后医生告诉我是尿路感染。当时我就懵了,从没想过孩子还会得这个病,医生说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差,憋尿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感染风险,我现在真的是悔恨没有好好引导孩子……

一说到尿路感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成人病”。

但实际上,尿路感染很容易找上婴幼儿,它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8.5%,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更易中招,并且女宝宝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宝宝,约为 3~4 倍。

那么,尿路感染主要有哪些表现呢?

尿路感染发病症状隐匿,往往被误认为是感冒。

一般来说,宝宝发生尿路感染时,大一点儿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成人那样的尿频、尿急、尿痛,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宝宝尿液有异味,有些还伴有发热。

而对于小婴儿来讲,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排尿哭闹、情绪烦躁、拒奶、尿布需要频繁更换,每次尿量却不多还有异味等。

如果观察到宝宝有这些异常,建议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想要宝宝远离尿路感染带来的危害,日常该做好哪些工作?

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

新生儿和小婴儿本身就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细菌侵入,如果便后不及时清理纸尿裤,尿道口就很容易被粪便污染,或者经常憋尿、贴身衣物与大人的混洗等,这都增加了感染风险。

此外,如果宝宝有泌尿道生理结构异常(如有包茎、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也容易出现尿路感染。

为了宝宝少生病,少遭罪,建议:

1、及时更换纸尿裤

一般建议大便后要立即更换,小便可以3小时左右换一次,妈妈如果发现纸尿裤已经有2-3次的尿量就应该更换。

也可以根据纸尿裤上的尿量线(黄色的线)进行简单判断。

宝宝小便后,被尿液浸泡的尿量线会变成蓝色,当尿量线全部变蓝后,说明纸尿裤需要及时更换了。

2、正确清洗私处

女宝宝:

大便后,可以用浸水的纱布从前往后擦掉肛门周围的便便,动作要轻,不要前前后后来回擦。

然后用浸水的干净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阴唇(不要扒开阴唇内侧擦拭),也可以用洁净的棉签,蘸水轻轻地擦拭。

男宝宝:

大便后首先要把肛门周围擦干净,可以用浸湿温水的柔软纱布,从小JJ向肛门的方向擦拭干净,同时大腿根部的皮肤、阴茎根部和阴囊表皮皱褶里面污垢也要注意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

要确保给宝宝准备的清洗盆和手帕巾是专用的,不能再做其他用途,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3、日常习惯要注意

建议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适当多喝水多排尿,不要让宝宝憋尿;宝宝的衣服要与大人的分开洗,有专用的小洗衣机或者小清洗盆。

袋鼠麻麻有话说:

如果日常一些小习惯不注意,给尿路感染钻了空子,宝宝们就遭罪了,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