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再新:读天冬、麦冬小感

 济宁大狮子 2021-04-26


天冬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梁代《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记载,分别是为百合科植物天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 Merr. ,无刺的为密齿天门冬 Asparagus meioclados Levl.。此外,根据宋及宋之后《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汇言》等多种古本草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到尚有羊齿天门冬、百部等多种其他植物混为天门冬使用。现今以百合科植物天冬作为天冬的正式药品来源。据《神农本草经》,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天门冬“主诸暴风湿偏痹”实则为“治风先治血”之意。张锡纯在治疗中风偏瘫的镇肝熄风汤中使用了天门冬,堪称本经点睛之笔。《名医别录》补充说“味甘,大寒,无毒。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保定肺气”是当今汉民族医学对天门冬高度一致的认知,天门冬在镇咳、祛痰、平喘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天冬酰胺(天冬素)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现代用天冬治疗乳腺增生,也有天冬素片治疗女性乳腺小叶增生和男性乳房发育症,天冬作为植物来源的免疫增强剂对于感染、手术、免疫抑制、恶性肿瘤、放化疗的患者也有着重要意义。

麦冬入药也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敬《新修本草》记载,麦冬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 L.f ) Ker-GawL 。由此可见,秦汉唐时期所用的麦冬即今之麦冬。但是根据北宋苏颂《本草图经》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 Thunb. ) Lour. var. prolifera Y. T. Ma 也做麦冬使用。而今的《药典》中将麦冬、山麦冬给予分条记载,这也算是恢复了历史本来的样子。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近代张山雷《本草正义》诠释说“麦冬富有脂液,清润甘凉,得土之正味,故为养胃生津之专品。《本经》主心腹结气,乃燥热津枯而气结不利之病。...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皆指胃液不充,食少中虚之证,故宜于滋养阴液。”陶弘景《名医别录》中麦冬主治描述发生了变化,陶氏说“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唯“身重目黄”较难理解,张山雷对这一应用也有质疑,他说“然本文则谓身重目黄,明是湿热蕴积为病,而即继之以心下支满,又是痰湿互相结合,麦冬粘腻,大非所宜,虽曰古书,奚堪尽信?”按照《本经》、《别录》所述,麦冬可用于各种阴虚证诸病。现代研究发现麦冬尚有活血化瘀作用,因此,麦冬的作用机制应当是“滋阴活血”了。

纵览天冬、麦冬的实际应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颇有代表性,神农氏、陶弘景所记载的植物药用的范畴均为实际发生的临床表现,天冬“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久服,轻身、益气、延年。”麦冬“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都是切合现实中病患发病时症状的综合性表述。当然,也不否认,受时代背景的影响,难免会有迷信思想或者错误之处。比如《神农本草经》受道家长生迷信思想的影响,讲“轻身、延年”较多,陶弘景也难免会有不足,认为麦冬“疗身重目黄”,但是瑕不掩瑜。有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千年之前的人们有这种朴素的认知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大智慧。后世的汉医发展似乎背离了这种实证主义,给予植物药用赋予诸多人为臆测的假说,美其名曰的各种理论予以附会,过多的解释也令植物的药用蒙上神秘色彩,令人难免有玄虚之感。即能全面的继承古人积累的经验,又能吸收现代研究成果,更加准确的以更加精准的修辞语句来呈现植物的药用功效,在继承中修订讹误、去粕留粹对植物药用功效给予更加务实解读,是当下汉民族医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